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穿刺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穿刺器通过穿刺套管的导向作用,穿刺锥刺穿皮肤和组织,在人体腹壁中建立进入通道。通过注气阀对腹腔进行充气,保证足够的腹内压,使腹腔镜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能够顺利进入腹腔,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穿刺器主要由穿刺组件和穿刺套管组成,其主要零件材料包括PC、ABS、医用不锈钢、医用硅和橡胶。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预期用途与市面上其他同类产品基本相同。穿刺器的主要材料和结构设计参照了市面上同类产品各部件的用材,符合HG/T2503、GB12672-2009、GB/T1220-2007和GB/T28610-2012的要求,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与目前市面上其它同类产品实质性等同。可调节锥形套管确保腹壁密封性,防止漏气。广东穿刺器企业
一次性腹腔镜穿刺器使用方法打开包装:取出包装内的内容物。制造人工气腹:在脐上部1cm处将气腹针刺入腹部,确保气腹针位于游离腹腔后,启动气腹机,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建立手术通道:根据手术需要做2-4个5~8mm的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在脐上或下缘造气腹处。掌心顶住穿刺针固定座或手柄,食指紧贴穿刺台管,腕部旋转用力(切勿肩、肘用力)刺入腹壁并置入套管。连接光学系统:将腹腔镜与冷光源、电视摄像系统、成像系统、打印系统连接,并经套管插入腹腔。通过光学数字转换系统,将腹腔内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进行手术:根据光学数字转换系统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通过套管插入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世格赛思自主研发的倒齿螺纹套管设计,提高了腹壁固定力,防止穿刺器滑动。广东穿刺器企业带刀型穿刺器结构紧凑,便于术中灵活操作与定位。
穿刺器的关键特性与结构: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穿刺鞘管和穿刺芯在腹壁上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鞘管包括如下部分:套管、锁紧盖、充气阀和密封盖,穿刺芯则辅助穿透腹壁并保持在位,便于手术器械通过。组件:手柄、充气阀、硅胶十字阀密封帽、穿刺针管和穿刺芯。气体密封:通过机械阀或气体系统,确保稳定的气腹,维持一致的腹内压力。顺畅操作:减少器械插入和拔出时的摩擦力,降低外科医生的操作疲劳,增强控制力。
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出一系列一次性腹腔穿刺器产品,包括可视型、简易型、带刀型、钝头型、哈森型、无气阀型和球囊型。这些穿刺器有不同的直径和长度,共计三十多个型号,覆盖上百种套装组合。其中,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已在河北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获得集采中标,并在广州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团带量采购中获得集采中标。此外,超声刀和吻合器也在不同地区的集中带量采购中获得了集采中标。世格赛思医疗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的医疗解决方案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果您有相关产品问题欢迎来电咨询。我们诚邀您参加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展会将于2024年10月12日至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区)举行。世格赛思的展位号是12Q38,期待您的光临!Hasson型腹腔镜穿刺器在手术过程中更加稳定。
穿刺器的主要部件设计要求穿刺器芯:穿刺器芯包括可视、有刀和钝性三种规格。它需要经过注塑成型,确保连接牢固和可靠。对注塑工艺的要求较高,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穿刺器鞘:穿刺器鞘需要具有高透明性,以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操作区域。同时,鞘的表面结构应设计成便于固定在皮肤上,确保操作的稳定性。密封件:密封件是整个产品的关键部件,有一字型和十字形的硅胶密封件。这些密封件需要具备高回弹性,以确保气密性和可靠性。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的高质量材料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Surgsci穿刺器测试
外科医生熟练地拿起穿刺器准备进行手术操作。广东穿刺器企业
世格赛思提醒:穿刺器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表面粗糙度、硬度和耐腐蚀性: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穿刺杆和穿刺杆头端带切割皮肤的穿刺器适用于临床操作。灵活性:验证穿刺器部件的灵活性,例如注气阀的开闭应灵活,可拆卸的鞘帽应方便装卸,穿刺杆头端带穿刺器时应灵活回缩。连接牢固性:确保各组合部件之间连接牢固,以维持穿刺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脱开或分离。阻气性能和密封性能:穿刺器应具备良好的阻气性和密封性,确保临床使用时气腹保持稳定。穿刺和插拔性能:穿刺器应具备一定大小的穿刺力,以确保顺利刺穿腹壁组织。插拔力的大小对产品的适用性至关重要。透明尖部与内窥镜的配合性能:当内窥镜随穿刺杆进入腹腔进行探查时,穿刺杆的透明尖部不应影响内窥镜功能。固定装置和安全保护罩:特殊设计结构需要研究相应性能,例如含吸收液体的穿刺器套管座或采用空气密封压力屏障设计的穿刺器。广东穿刺器企业
世格赛思专注于微创外科技术及其创新应用,构建了医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三大技术平台,形成外科器械和外科耗材两大产品线。公司成功攻克医用高性能钛合金材料、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及智能超声高频外科手术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了智能超声高频手术系统和多款植介入外科创新耗材。目前,公司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1项、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1项,已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国内外专项超过160项。我们始终秉持“改善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使命,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赋能医生,造福患者,致力于“成为全球可及的外科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