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系统通常支持虚拟机的网络虚拟化带宽控制,这是其网络服务质量(QoS)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化带宽控制是一种精细化的技术,它可以精确限制虚拟机之间或虚拟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带宽,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通过网络虚拟化带宽控制,管理员可以为每个虚拟机或虚拟机群组设置差异化的带宽限制,有效防止某个虚拟机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而影响其他虚拟机的性能表现。这种带宽控制通常可以通过基于策略的自动化方式实现,例如设置每个虚拟机的带宽限制或使用动态带宽配额进行弹性分配。超融合系统通常提供直观的图形化管理界面或功能强大的命令行界面,让管理员可以轻松配置和实时监控虚拟机的网络虚拟化带宽控制策略。管理员可以根据业务优先级和实际网络负载情况灵活设置带宽限制,并随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流量需求。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优化虚拟机的数据传输效率,避免网络拥堵和性能瓶颈,同时确保关键业务应用获得所需的网络带宽保障。 99.99%可用性保障!跨节点容灾+多副本机制,业务永续运行不停机。广州金融超融合公司
超融合系统通常支持完善的虚拟机网络负载均衡功能。虚拟机的网络负载均衡是一种关键的网络流量分发技术,它能够智能地将入站网络请求均匀分配到多个虚拟机实例上,从而明显提升整体系统的网络吞吐能力和服务可用性。在超融合环境中,这种负载均衡机制通过多种技术路径实现:硬件负载均衡器集成:部分超融合系统支持与硬件负载均衡设备(如F5、CitrixADC等)深度集成,利用其高性能的流量分发能力。软件定义网络(SDN)方案:通过SDN控制器实现智能流量调度,支持:基于四层/七层的流量分发策略动态健康检查机制会话保持功能自动故障转移虚拟化平台原生功能:多数超融合系统内置基本的负载均衡服务,包括:轮询调度算法少连接数算法加权分配策略基于源IP的会话保持不同供应商的超融合产品在负载均衡实现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支持的大并发连接数吞吐量性能指标高级功能支持(如SSL加速、WAF等)与容器环境的兼容性在选择超融合系统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负载均衡特性:性能基准测试数据高可用性保障机制与现有网络架构的兼容性管理复杂度和自动化程度监控和诊断工具完整性通过仔细评估这些关键指标。 广东铁路超融合混合云减少第三方软件许可费,超融合内嵌功能覆盖 80% 传统 IT 需求。
超融合系统通常支持虚拟机的网络虚拟化防火墙功能,这是其安全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网络虚拟化防火墙是在超融合系统中实现的一种分布式虚拟防火墙,它可以提供对虚拟机和虚拟网络的精细化安全保护。通过网络虚拟化防火墙,管理员可以轻松地配置和管理细粒度的防火墙策略,并对虚拟机之间的东西向网络流量进行深度监控和智能过滤。网络虚拟化防火墙通常具有以下功能:安全策略管理:管理员可以基于业务需求定义和管理多层次的安全策略,例如允许或阻止特定的网络流量、端口和协议,并支持基于应用层内容的深度包检测。虚拟机隔离:网络虚拟化防火墙可以实现微隔离功能,精确隔离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确保不同安全级别的虚拟机之间的通信完全符合预定义的安全策略。流量监控和日志记录:防火墙可以实时监控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并记录详细的日志信息,包括流量模式、访问行为和异常事件,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故障排除。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超融合系统的纵深防御体系,为虚拟化环境提供了网络安全保障。
超融合系统中的数据迁移策略与工具对于企业的IT架构升级、系统整合以及业务迁移等场景至关重要。在进行数据迁移时,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确定迁移的数据源和目标超融合系统的配置信息,评估迁移的数据量、业务的停机时间要求等因素。例如,如果企业要将现有的传统数据中心中的虚拟机迁移到新部署的超融合系统中,需要先对传统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资源进行梳理,明确哪些虚拟机需要迁移,以及它们的资源使用情况和业务关联性。超融合系统通常提供多种数据迁移工具和方法,如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虚拟机在线迁移工具等。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可以在源存储和目标超融合系统的存储之间建立数据复制通道,将数据以块级别的方式进行复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迁移,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业务停机时间,通过先进行数据复制,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业务切换,实现无缝迁移。虚拟机在线迁移工具则允许在虚拟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将其从源服务器迁移到超融合系统的目标节点上,这种迁移方式利用了超融合系统的共享存储和网络特性,通过动态迁移虚拟机的内存状态和磁盘数据,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对于一些对停机时间要求极高的业务非常关键。传媒集团用超融合实现 4K 高清内容云端制作与实时分发,创作周期减半。
超融合和传统虚拟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架构和实现方式,它们在资源整合、部署模式和管理复杂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传统虚拟化是指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层(如VMwareESXi或MicrosoftHyper-V)来创建多个相互隔离的虚拟机(VM),从而实现硬件资源的池化和利用率的提升。这种架构需要在每个物理服务器上单独部署虚拟化软件,将服务器资源划分为多个单独的虚拟机实例,每个虚拟机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并按照预设策略分配CPU、内存等计算资源。传统虚拟化通常需要依赖外置的高性能网络存储设备,如光纤通道SAN(存储区域网络)或iSCSI存储阵列,以集中存储所有虚拟机的磁盘文件(VMDK/VHD),这种架构虽然成熟稳定,但存在存储与计算分离带来的性能瓶颈和管理复杂度。相比之下,超融合架构(HCI)是一种集成式基础设施,它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功能深度融合到一个标准化的硬件节点中。超融合系统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智能管理和动态分配所有资源,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替代传统外置存储。典型的超融合系统由多个x86服务器节点组成集群,每个节点都配备计算资源(CPU/内存)和本地存储资源(SSD/HDD),通过高速网络互联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 GPU资源池化,超融合让AI模型训练速度提升10倍,算力利用率达90%。广东铁路超融合混合云
超融合集群可从本地延伸至多云环境,资源调度更自由。广州金融超融合公司
超融合系统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实现虚拟机之间的精细化网络隔离。其架构采用分布式虚拟交换机(如OpenvSwitch)和VXLAN/EVPN协议,构建逻辑隔离的虚拟网络平面,使不同租户或业务单元的虚拟机运行的网络环境中。每个虚拟网络可自定义IP地址池、子网划分、路由策略及安全组规则,并通过微分段(Micro-Segmentation)技术实现东西向流量的细粒度访问控制,防止横向渗透攻击。在安全方面,超融合系统可集成虚拟防火墙(如NSXDistributedFirewall)、入侵检测系统(IDS)和流量加密(IPSec/TLS),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同时,基于SDN的智能流量调度引擎支持QoS优先级控制,优化虚拟机间及外联网络的带宽分配,避免网络拥塞。此外,系统还提供NetFlow/sFlow流量分析、端口镜像(SPAN)和深度包检测(DPI)功能,实现全流量可视化监控,便于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异常流量或安全威胁。在扩展性方面,超融合架构支持跨物理节点的二层网络扩展,结合BGPEVPN协议,可在虚拟机迁移时自动同步网络策略,确保业务连续性。这种网络虚拟化隔离方案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增强了网络灵活性和运维效率,适用于多云、混合云及边缘计算等复杂场景。 广州金融超融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