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学元件制造商来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重要目标。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可实现批量上料、自动送检、智能检测,并能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智能分拣。以某有名光学元件厂商为例,引入该设备后,产线人力成本降低了70%,检测效率大幅提升,成功对标国际水平。同时,设备检测结果可根据需求进行保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方便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复盘分析,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江苏优普纳科技的缺陷检测设备,符合工业4.0标准,支持MES系统对接,实现智能化生产。数字化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设备销售厂家

医疗内窥镜镜片要求近乎苛刻:任何 10 μm 级划痕都可能导致光散射,影响诊断。优普纳将亚微米成像、AI 识别与洁净室级结构设计融为一体,在 1200×900×1600 mm 紧凑机身内完成转盘式单颗检测。面对直径 7-20 mm、全高 0.7-15 mm 的非球面玻璃镜片,设备无需调整成像机构即可自动识别划痕、白迹、雾气等缺陷。检测后自动生成符合 ISO13485 的详细报告,支持 UDI 追溯;数据可直接上传 MES,打通医疗影像器械闭环质量管理。江苏优普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设备,给您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紧凑型高精度光学检测设备报价江苏优普纳科技的镜片质检机,采用远心光学系统,减少成像畸变,提高检测精度。

透明材质检测怕“鬼影”与“漏光”。优普纳在正面检测工位创新采用分区环光+图像融合技术,8区光源分时点亮,AI自动拼接无反光高清图;背面检测则加入2.5D结构光透射系统,通过相位高度图把0.5 μm水缩、雾气立体呈现。两套成像系统均内置于180 mm×180 mm×220 mm的紧凑模组,Z轴伺服自动对焦,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覆盖不同曲率、不同厚度的镜片。实测结果显示,同一条产线先后检测1 mm超薄滤光片与15 mm厚棱镜,缺陷检出率均保持99%以上,彻底告别“调机两小时、生产五分钟”的痛点。
模压玻璃镜片在热成型阶段极易出现水缩、断层等隐性缺陷,传统 AOI 无法分辨。优普纳装备采用自研 2.5D 光源,通过多分区环光+侧光组合,将亚微米级断层高度信息转化为可量化灰度差异;12MP 相机以 7 μm 分辨率精确捕捉,AI 算法再对 6000 万张缺陷图库进行比对,漏检率低于 0.1%。设备兼容直径 7-20 mm、全高 0.7-15 mm 镜片,无需更换治具即可检测 55° 以内张角的非球面。500-1000 UPH 的节拍让模压车间在保持单机产能的同时,实现“每片必检”,明显降低客户端客诉风险。江苏优普纳科技的光学检测仪,适配医疗级镜片检测,确保高洁净度要求。

优普纳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装备以7μm分辨率实现亚微米级缺陷捕捉,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通过自主设计的2.5D结构光与多分区环光系统,设备可精确识别划痕、气泡等传统手段难以检测的微观缺陷。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层融合分析,有效区分真实缺陷与反光干扰,误判率低于0.1%。以车载镜头为例,即使镜片曲率高达55°的非球面结构,设备仍能稳定输出检测结果,助力客户通过车规级认证。在厚度4mm的镜片检测中,优普纳设备可达1000UPH的行业优越效率。其转盘式八工位设计实现上料、正反面检测、下料同步作业,较传统直线式设备效率提升300%。快换工装设计支持外径差异3mm内的产品免调机切换,配方管理系统可存储超100组参数,换型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完美适配医疗内窥镜等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场景。江苏优普纳科技的透镜缺陷检测设备,支持数据云端存储,便于远程监控与分析。无损高精度光学检测设备源头工厂
江苏优普纳科技的镜片自动质检机,集成AI算法,智能区分真实缺陷与干扰,降低误判率。数字化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设备销售厂家
快速换型技术助力设备适应柔性生产线的高频切换需求。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检测设备需频繁更换检测方案,传统设备换型需 2-3 小时,而新型设备通过参数记忆功能和模块化设计,换型时间缩短至 10 分钟以内。操作人员只需在触摸屏上选择对应产品型号,设备自动调用预设参数、更换适配夹具,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调试。某镜头代工厂应用该技术后,生产线换型效率提升 12 倍,成功承接多品牌、多规格的代工订单,产能利用率提高至 90% 以上。数字化光学透镜缺陷检测设备销售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