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力电容器的出现到现在,使用过两种不同的电介质。在发展早期,大部分企业多使用油浸式电容器纸作为电力电容器介质。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化膜逐渐取代油浸式电容器纸,成为了电力电容器的介质。电力电容器能够起到自愈作用,主要是电容器内部的聚丙烯金属化膜起到了作用。因为电力电容器的介质存在电弱点、电力电容器制作工艺不良等原因,电力电容器内部经常出现电气击穿现象。当电容器出现电气击穿时,会导致金属化膜镀层的温度增高,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导体就会迅速蒸发扩散,形成一个绝缘区域来使电容器恢复正常工作。自愈式低压电容器总被烧毁的原因分析。浙江单相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
1.从外形结构来说,油浸式自愈式低压电容器大多为椭圆形,方型;而干式无油型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造型上更适用于更多场合的需要
2.从额定电压的角度来说,油浸式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交流电压只能做到525V以下;而干式无油结构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可以做到900V以上等级,适应更高电压的需求
3.从额定容量的角度来看,油浸式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单台容量只能50Kvar以下;而干式无油结构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可以做到100Kvar左右,满足更高的需求
4.从安全性能的角度来看,油浸式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受产品规格等的限制,存在漏油的情况;而干式无油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不会出现漏油这种现象5.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油浸式自愈式低电压电容器金属资源消耗量大,有油、水污染;而干式无油结构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金属资源能耗小,无污染。 南昌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厂家报价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正确安装有多重要?
为了保证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安全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其从选用、运输安装到运行维护都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为了有效避免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安全风险,降低使用故障率,电容器的安装与接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正式安装前比较好重新分配一下电容量,做到相间平衡,误差低于总容量的5%。2.若加装放电装置,则需要保证自愈式并联电容器与放电装置直接连接。3.为了避免某一电容故障后危害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建议对每组电容单独设置短路保护装置。4.分层安装电容器时比较好不要超过3层,且不要私自加装隔板,避免通风不畅。电容器与电容器之间比较好保持5厘米以上的距离,上下层净距离需保持在20厘米以上。5.选用导线时需保证其可以长期通过大于1.3倍电容额定电流。6.保证每台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接线采用软连接的方式,可有效减少接线端子的损伤。7.若工况谐波较大,建议增加滤波电抗器与电容器搭配进行无功补偿,选型得当可有效限制合闸涌流的产生,避免谐波的进一步放大。8.需正确摆放自愈式并联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安装位置,避免电容器与电抗器并排安装及电抗器在下电容器在上的错误安装形式。
除了温度意外,系统电流、电压同样会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如果系统没有谐波,我们通常选用1.3倍的额定电流过载能力普通电容器,运行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系统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危害很大,为了减少高次谐波的影响,电容器应串联电抗器。低压电容器的安装环境应保持通风,此外采用晶闸管开关代替机械开关,可有效减少涌流。采用干式氮气填充、金属化聚丙烯薄膜自愈式电容器更安全,另外在电容器的生产环节应保持清洁度。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的常见型号有哪些?
当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出现渗漏油情况则证明其外壳已有裂纹,外部空气与空气中的杂质将很容易进到电容内部并损耗内部绝缘,造成绝缘击穿。这时候用了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且油浸式电容器的填充油也具备一定的助燃作用,若自愈式并联电容器渗漏油后未能及时退出运行将很容易导致电容着火、。所以在遇到以上情况是即为并联电容器在发生着火故障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大家在日常巡查中时需特别留意,定期维护检修,防止更大事故的发生。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的应用。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
自愈式低压电容器在高温热环境下的应对措施。浙江单相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
SDRC系列低压自愈式环保防爆电容器,采用国际先进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技术, 能够抑制高浪涌电流,具有十分优越的自愈性,保证电容器的稳定性。电容器在真空环境下灌注电介质材料并注入惰性气体氮N2或者环氧树脂,避免了电极的氧化和局部放电,具有很强的灭弧能力;再结合过压分离保护装置,使得电容器具有防爆、环保、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点。铝壳设计,具有坚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等特点。多年来该系列电容器已在无数恶劣工业环境下应用,以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长寿命为本公司赢得了极好的声誉。浙江单相低压干式自愈电容器
上海双电电气有限公司在无功补偿,有源滤波,微网储能,智能仪表一直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强地位,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其高水平的能力始终贯穿于其中。公司始建于2011-08-04,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商贸渠道和技术协作关系。上海双电致力于构建电工电气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将凭借高精尖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全国电工电气产品竞争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