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入库持证残疾人数达3780.7万,其中1077.7万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占比约28.51%;在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
智能假肢:融合科技与生物力学的“数字肢体”。智能假肢是通过传感器、微处理器、驱动系统及仿生算法实现运动功能模拟的高科技康复辅具,其主要在于突破传统假肢的机械局限性,赋予假肢“感知—决策—执...
技术变革驱动行业变革:从肌电控制到脑机接口的范式突破。智能假肢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学科技术的深度融合。早期肌电控制假肢通过采集残肢肌肉电信号实现基本动作,但存在信号干扰大、多关节协同困难...
国内假肢发展史:从依附进口到自主创新的百年蜕变。我国假肢发展起步于半殖民地时期的被动移植。解放前,上海、北京等地的英、美、日假肢作坊以皮革、铝材制作传统假肢,服务于上层社会,平民难以企及。...
耐用假肢是一种能够长时间使用的假肢,耐用假肢的制造过程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耐用假肢需要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和各种环境的考验,因此它的制造质量非常重要。制造耐用假肢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如轻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假肢已不再是简单的辅助行走工具,它们成为了许多肢体残缺人士重拾生活信心与尊严的桥梁。现代假肢设计融合了先进的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以及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