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菌群移植(FMT)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初步达成13项标准和方法:(1)FMT诊疗服务与设施;(2)多学科诊疗团队;(3)供体的筛选与管理流程;(4)菌液制备标准操作流程(stand...
菌群移植供体筛选:2.心理上主要依赖访谈与量表完成(2B)(1)心理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师访谈认为患者目前心理状态良好;(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
相对于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的调节作用,细菌代谢物可能是其驱动力。丁酸盐是一种短链脂肪酸,由肠道内各种细菌分解纤维产生。它增加了肠屏障的完整性,减少了通过肠膜的脂多糖的数量。...
自从FMT技术开展以来,国内外对其临床实践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方法,导致各类研究背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损害了医生和患者对FMT诊疗的信心,阻碍FMT研究的发展。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
菌群在风湿病及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了一些在风湿病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中的标志性菌群研究,并讨论了风湿病...
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微生物群是人类肠道的定居者,与宿主有互利共生的关系,在宿主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早发性神经发育疾病,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
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调是诱发各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通过“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即用来自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恢复慢性病人体内...
肠道菌群检测问题解答:1。如果孩子大便有问题,比如水样便或者是非常干硬,该如何取样?A:如果发病比较急的水样便,可能为快致病性细菌或者病毒infect,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而非消化不好或者肠道菌群失调...
有证据表明,肠道中的共生细菌可帮助塑造肝脏,从而帮助清扫病毒。肠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一种潜在的免...
多项研究发现,很多ASD患者伴有肠胃问题,如消化不好、肠内病菌过度生长(细菌和病毒)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肠漏”。很多研究报道ASD患者有constipation、腹泻、嗳气、肛门排气异常和(或)...
UC患者菌群移植优先鼻肠管或肠镜行FMT,如病变只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也可优先保留灌肠(1B)目前报道的FMT诊疗UC的队列研究中,菌液输注路径包括上消化道途径(鼻胃管、鼻肠管和胃镜等)、下消化道途径(...
2020年5月由秦环龙和陈启仪团队承接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肠道微生态诊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其中菌液的标准化处理及制备是肠道微生态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部分,移植用菌液处理设备和耗材目前国...
菌群移植下消化道途径的选择:1.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结肠镜输注菌液(1A)已有大量文献证实,经过结肠镜输注菌液,对CDI有明显的疗效、且改善率比较高。相比于其他下消化道途径来讲,结肠镜输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研究已取得大量重大科学成果,而作为肠道微生态诊疗的重要临床技术肠...
在检测过程中,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数量变化,也能提供大量关于人体健康的信息。比如,当革兰氏阳性杆菌数量增加时,可能提示肠道健康出现问题;而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症(IBS)、炎症性肠病(IBD)甚至引发结直肠ai(ColorectalCancer,CRC)。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很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肚子痛或...
国际上至今报道了6项FMT在成年人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andomizedclinicaltrials,RCT),临床缓解率为24%~32%,其中4项研究结果显示FMT组缓解率高于安...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症(IBS)、炎症性肠病(IBD)甚至引发结直肠ai(ColorectalCancer,CRC)。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很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肚子痛或...
饮食和益生元调节:食用富含纤维的营养食品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增强肠道内已经存在的有益细菌或“好细菌”。这些被称为益生元食品。还有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帮助肠道菌群重新繁殖,比如发酵食品(酸...
ADHD肠道菌群差异与症状及其病理的关系 2018年Prehn-Kristensen[2]等对11名男性ADHA患者(9-17岁)和13名健康男性进行测序分析发现ADHD儿童肠道拟杆菌科、奈...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肠道菌群或已成为疾病预防和理想靶点。旨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或其代谢的策略已经逐渐产生,包括饮食干预,益生菌、益生元以及...
肠道菌群有人类“第二基因组”之称,定植在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可通过各种生理代谢途径来维持宿主的健康。如果肠道菌群紊乱,会引起宿主糖尿病、肥胖、肠应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肝脏疾病、等各类疾病的发生。由此衍...
这是一项两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87名14-18岁及BMI≥30的肥胖青少年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胶囊菌群组(n=42)或生理盐水安慰剂组(n=45),按性别分层。FMT组每名受试...
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是一种将供者粪便样本转移至肠道的医疗策略,目的是恢复患者正常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根据移植的来源,FMT可分为同种异体FMT(来自健康供体的粪便)和自体FMT(患者接受自己的粪...
常规医疗手段难以预防和阻止抗生su耐药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为日后发生耐药细菌感ran、耐药基因转移留下隐患。GenomeMedicine近期发表一项非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用于预防艰难梭菌感ran复...
RCT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可有效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缓解,但停止菌群移植后,患者的应答持久性尚未明确。2020年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近期研究,对68名接受菌群移植诊疗的U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在35...
肥胖是总脂肪含量过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炎症、肠道菌群等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可用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参与肥胖的发病机制和肥胖相...
Nature子刊:自体粪菌移植恢复AML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①一项多中心单臂的II期临床试验,招募25例经过强度化疗和antibiotic诊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自体粪菌移植(AFMT...
2020年5月由秦环龙和陈启仪团队承接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肠道微生态诊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其中菌液的标准化处理及制备是肠道微生态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部分,移植用菌液处理设备和耗材目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