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镀园区废水含Cl⁻ 6000mg/L(主要来自HCl酸洗),采用"铁碳微电解-混凝-蒸发结晶"组合工艺:微电解阶段Fe⁰+H⁺+Cl⁻→FeCl₂+H₂↑,Cl⁻去除率35%;投加PAC(200mg/L)后通过Al₁₃O₄(OH)₂₄⁷⁺络合吸附,总去除率提升至65%;之后MVR蒸发器将Cl⁻浓缩至120g/L结晶为NaCl副产品。系统总投资¥1200万,处理成本¥85/吨,较传统离子交换法降低40%。运行难点是Fe²⁺氧化生成的Fe(OH)₃会包裹铁碳填料,需每月高压水枪反冲洗。氯离子使铜合金发生脱锌腐蚀。贵州工业除氯除硬

利用热水器里剩余的水,或者用壶烧水,也能够实现除氯。在加热的过程中,氯气会受热分解并挥发出去。不过,使用热水器剩余水时,要注意水温是否合适;用壶烧水时,要注意水烧开后不要长时间保温,以免水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水质。
用空气泵连续打气一天,通过曝气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除氯的目的。空气泵持续向水中注入空气,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氯气会逐渐挥发出去。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水的除氯,比如泳池水的处理,虽然耗时较长,但是成本较低,操作也比较简单。 广东吸收塔除氯除硬系统钛合金耐氯腐蚀,但成本昂贵。

氯离子与Ca²⁺、Mg²⁺等形成的沉积物(如CaCl₂·6H₂O)会明显降低换热系数。实测数据显示,当管壁结垢厚度达1mm时,蒸汽机组热效率下降8%,相当于年多耗标煤1500吨(损失¥120万)。且氯盐垢层疏松多孔,更难通过常规化学清洗去除。
氯离子会加速橡胶密封材料的老化。EPDM橡胶在Cl⁻>300mg/L的水中,3年后硬度(Shore A)从60升至75,密封性能完全丧失。某化工厂泵用机械密封平均寿命从5年缩短至2年,年更换费用增加¥80万。改用氟橡胶虽可改善,但材料成本增加5倍。
SWRO工艺产生的浓盐水Cl⁻浓度达35g/L,直接排放会危害海洋生态。某项目采用"电渗析-分质结晶"技术:先用选择性阴膜(如ACS)分离Cl⁻/SO₄²⁻,Cl⁻浓缩至80g/L后进入电解槽生产NaOH和Cl₂;剩余Na₂SO₄溶液蒸发结晶纯度达99.9%。系统能耗14kWh/m³,但副产品年收益¥600万(规模10万m³/d)。抗污染膜需每月用0.5%EDTA-Na₂清洗,电流效率随运行时间从85%降至65%。
锌冶炼过程中Cl⁻(来自锌精矿)在高温下生成ZnCl₂(沸点732℃),腐蚀换热器管壁。某冶炼厂在烟气洗涤塔前增设Na₂CO₃喷雾系统(150℃),使Cl⁻以NaCl形式固定,腐蚀速率从1.2mm/a降至0.05mm/a。关键参数为气液比3000:1、Na₂CO₃过量系数1.5,投资回报期8个月。同步监测Cl⁻需采用高温离子色谱(检测限0.1ppm),传统冷阱法误差达±15%。 改性沸石吸附氯容量达12mg/g。

按照每公斤水 0.6 克的标准加入维生素 C,然后轻轻晃动容器,使维生素 C 充分溶解,就能快速实现除氯。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水中的氯发生反应,将氯转化为无害物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特别适合在紧急情况下对少量水进行除氯处理,比如外出野餐时,对饮用水进行除氯。
在自来水中加入少量的大苏打(硫代硫酸钠),可以中和水中的游离氯。一般来说,5 公斤水加入 2 粒米粒大小的大苏打结晶,搅拌均匀后,水就可以使用了。大苏打与氯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硫酸盐等物质,从而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氯,保障用水安全,这种方法常用于水族养殖中紧急换水时的除氯。 零排放系统中氯离子易超饱和。黑龙江数据中心除氯设备
膜蒸馏耐高氯,但通量低、成本高。贵州工业除氯除硬
金属设备的腐蚀加速氯离子(Cl⁻)是引发金属腐蚀的主要促进因子之一。其离子半径0.181nm,可穿透不锈钢钝化膜缺陷处,与基体金属(如Fe²⁺)形成可溶性氯化物,导致:碳钢:Cl⁻>300mg/L时点蚀速率超1mm/年(较纯水环境快20倍)不锈钢:304不锈钢在Cl⁻>200mg/L+60℃时应力腐蚀开裂(SCC)风险激增铜合金:诱发脱锌腐蚀,黄铜管3年壁厚损失可达40%某滨海电厂实测数据显示,循环水Cl⁻从100mg/L升至500mg/L后,碳钢换热器更换频率由5年/台缩短至1.5年/台,单台设备更换成本超¥80万。贵州工业除氯除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