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解法是制备钛电极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活性金属元素的有机盐或无机盐溶液涂覆在钛基体表面,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使涂层发生分解反应,形成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涂层。在制备钛基二氧化钌电极时,通常采用四氯化钌的乙醇溶液作为涂液,将其均匀涂覆在经过预处理的钛基体上,然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多次热分解,每次热分解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要求,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精确调控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热分解法制备的钛电极具有良好的涂层与基体结合力,且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电化学-生物耦合工艺COD负荷提升至3kg/(m³·d)。贵州吸收塔电极除硬系统
含油废水常见于石化、食品加工等行业,其高COD和乳化特性使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低下。电氧化技术可通过阳极产生的·OH和活性氧物种(如O₂⁻)破坏油滴表面的乳化剂,实现破乳和有机物降解。例如,采用Ti/SnO₂-Sb电极处理乳化油废水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且油滴粒径从10 μm降至1 μm以下。关键挑战在于电极污染(油膜覆盖导致活性位点失活),需通过脉冲电流或周期性极性反转(PRS技术)缓解。此外,耦合气浮工艺可提升油污分离效率,而低温等离子体辅助电氧化能进一步降低能耗。未来需开发疏油-亲水双功能电极材料以增强抗污性。贵州吸收塔电极除硬系统电化学再生缓蚀剂使更换周期延长至1年。
电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电极的性能和应用范围。金属材料如铜、银、铂等,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许多电极应用中备受青睐。铜的导电性优良且成本相对较低,常用于一般的导电电极;银的导电率更高,在一些对导电性要求极高的电子器件电极中有所应用;铂则因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常用于医疗设备电极以及一些高精度的电化学检测电极。此外,碳材料如石墨,也因其独特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电池电极等领域使用。
电镀法也是制备钛电极的重要手段。在电镀过程中,将钛基体作为阴极,浸入含有活性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中,通过施加合适的电流密度,使活性金属离子在钛基体表面还原沉积,形成活性涂层。例如,在制备钛基贵金属电极时,可以采用电镀法将金、铂等贵金属沉积在钛基体表面。电镀法能够精确控制涂层的厚度和成分,制备出具有均匀涂层的钛电极。同时,通过调整电镀液的配方和电镀工艺参数,还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涂层,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电化学系统年节电200万度。
电极氧化反应遵循电化学热力学原理,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电极电位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以铁电极为例,其氧化反应Fe→Fe²⁺+2e⁻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44V(vs SHE)。当系统电位超过该值,热力学上即可发生自发氧化。在实际水系统中,溶解氧的存在会显著提高氧化电位,例如O₂+2H₂O+4e⁻→4OH⁻反应的标准电位达+0.40V,二者耦合构成腐蚀电池。温度每升高10℃,氧化反应速率通常提高1.5-2倍,这对高温循环水系统的电极选材提出更高要求。电化学处理使军团菌检出率降为零。江西工业电极除硬系统
太阳能驱动电解系统藻类控制率95%。贵州吸收塔电极除硬系统
臭氧氧化可高效降解循环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电化学臭氧发生器(EOG)通过质子交换膜电解水产生高浓度臭氧(50-200 g O₃/kWh)。以PbO₂阳极为例,臭氧产率比传统电晕法高30%,且无需空气预处理。某印染厂将EOG集成至循环水系统,色度去除率>95%,并减少了污泥产量。
循环水中的Cu、Zn等重金属可通过电化学沉积在阴极回收。采用旋转阴极(转速50 rpm)和脉冲电流(占空比20%)时,铜回收纯度达99.5%,电流效率>80%。某电镀厂循环水处理案例显示,年回收铜2.5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明显。 贵州吸收塔电极除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