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号文的印发,是中发9号文发布以来的一次重大改节点,是对前期电改的升华与深化,目的是推动发电侧和用电侧建立“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入市,价格由市场形成。此次改,对发、输、配、售全产业链,以及电改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产生重要影响。长江证券认为,本次电价政策的调整具备重要的跨时代意义:放开发电侧部分电源和部分用户,标志着中国电价机制由多年的“计划”和“市场”双轨并行制,开始向完全市场化的轨道探索。 电网企业以报量不报价方式、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市场出清。江门立体化电力市场交易中心
2017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允许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投资经营主体负责新能源微电网范围内用户的供电、供冷等能源服务,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指出:"分布式发电就近利用清洁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完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等优点,了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态。"并且提出了三种具体模式:1、分布式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进行电力直接交易,向电网企业支付"过网费";2、委托电网企业代售电,代售电量按综合售电价格,扣除"过网费"(含网损电)后将其余售电收入转付给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3、电网企业按国家核定的各类发电上网电价收购电量。 广东立体化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合作用户认为售电公司提供的电价必须比原目录电价或电网企业代理售电电价要低很多。
“每发一度电就是在亏本,发得多亏得多。”广东一家发电企业负责人李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百万级电厂机组的煤耗低,亏损不大,还可维持。但60万、30万机组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本四五分钱。“我们有6台机组,500万的装机容量,上半年总体亏损了七八千万元。”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广东国有电厂均签署了责任状,亏本也要发电。“我们还是按照调度的要求去发电,但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多发电,能不发就不发。这就是目前,大部分的现象。
隔墙售电是如何提出的?它的发展与试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017年3月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征求对《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意见的函,提出了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进行电力交易。文件对包括:光伏发电、风电、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沼气等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和小水电等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电网企业承担分布式发电的电力输送和组织电力交易的公共服务,按核定的标准收取输配电费用(过网费)。 改变着电力市场现状。
但让这些运营者感到不平的是,背靠电厂的发售一体售电公司,可以签到较为足量的长协电量,而独自售电公司为了买到长协电量,则经常要被“潜规则”。多位受访的独自售电公司透露,为了买到电量,需要向中间人支付高额“居间费”,在售电行业内并不是秘密。网上流传的一份微信聊天截图显示,一位中间人提出每度电8厘的“居间费”报价,若达成一单1亿度电的交易,售电公司就需要向其支付高达80万元的“居间费”。此前,有独自售电公司人士向媒体反映,在2021年的年度交易中,广东省发电企业联手延迟了与独自售电公司的长协交易,先一步争抢客户。按照长协交易规则,售电公司向电厂买电会有一个月的交易期,但实际情况是电厂间会达成默契先不卖,真正的交易期只有十来天的时间。“年度长协电厂出价时间很短、售电公司对客户售电时间很长,相当多时间靠赌来签约。” 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连夜下发5月恢复电力现货交易的通知。东莞技术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交易中心
重点也是“直购电”,目前,该省正积极牵线发电厂和企业。江门立体化电力市场交易中心
由于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已取消,工商业用户购电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方式直接与发电企业达成市场化购电协议,主要以用电量较大的工业用户为主;二是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售电公司每年与用户签订售电协议,用电价格约定方式包括固定价格、分成模式等,由售电公司代理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发电企业处购电;三是此前尚未进入电力市场的用户在过渡期可由电网代理购电。 江门立体化电力市场交易中心
国启中能电力(北京)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电工电气,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业务分为储能装置及其管理系统研发,光伏发电,新能源技术开发,售电服务等,目前不断进行创新和服务改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秉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在电工电气深耕多年,以技术为先导,以自主产品为重点,发挥人才优势,打造电工电气良好品牌。国启中能凭借创新的产品、专业的服务、众多的成功案例积累起来的声誉和口碑,让企业发展再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