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计是通过测量压痕深度来确定材料硬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用一个顶角 120° 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 1.588mm 的钢球作为压头,先施加初试验力,再施加主试验力,然后卸除主试验力,用初试验力下的压痕深度增量来计算硬度值。测量时,先加初载荷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以消除表面轻微不平造成的误差。接着加主载荷,使压头进一步压入材料,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主载荷,此时材料会有弹性恢复。仪器测量的是主载荷引起的塑性变形深度,以此计算出洛氏硬度值,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硬。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适合批量检测。显微维氏硬度计使用 10克力至 1000 克力,能对薄镀层、细丝等微小样品进行检测。太原努氏硬度计直销

全自动洛氏端淬试验实现了从样品处理到数据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传统端淬试验需人工搬运炽热试样、控制喷水时间、逐个测量硬度,过程繁琐且耗时。而全自动系统通过机械臂自动抓取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的试样,放置于淬火装置,按预设参数完成喷水冷却。冷却后,系统自动将试样移至洛氏硬度计工位,沿端面轴线方向按设定间距(通常 1.5mm 或 3mm)自动完成多点硬度测量,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单试样测试时间从传统的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大幅提升了试验效率,尤其适合批量材料的淬透性评估。
苏州维氏硬度计代理进口硬度计的软件系统兼容性强,支持 ISO、ASTM 等多类国际标准,数据格式可直接对接全球主流质量管控平台。

万能硬度计融合了多种硬度计的技术精华,在精度和效率上表现突出。其采用高精度力传感器控制载荷,加载卸载过程平稳,确保试验力误差不超过 ±1%。光学测量系统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能自动识别不同形状的压痕,快速计算硬度值。此外,现代万能硬度计多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支持测试方法一键切换、数据自动存储和报告生成,还可通过联网实现数据共享。相比单一类型硬度计,它能减少样品搬运和设备调试时间,在批量检测中效率提升明显。
维氏硬度计主要由多个关键部分构成。压头系统中,金刚石四棱锥压头是主体,其采用金刚石材质,拥有极高硬度与精确的棱锥形状,角度经过精细校准,确保测量精度。加载系统由电机驱动机构、载荷传感器或杠杆组件组成,电机提供动力,驱使加载机构给压头施压,使其能以稳定的速度和力量压入被测材料表面。测量系统包含显微镜,用于清晰观察压痕,其具备高分辨率与清晰的成像效果,可将压痕图像放大;测微目镜或数字测量系统用于精确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前者通过旋转测微鼓轮测量,后者运用电子传感器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测量精度和速度更胜一筹;光源系统为显微镜提供照明,其亮度可调节,保障压痕图像清晰可见。控制系统负责仪器的整体操控,试样台用于放置固定试样,且具备水平调节与 X、Y 方向移动功能,保证试样与压头垂直并方便选取测试点 。进口硬度计搭载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压痕测量分辨率达 0.1 微米,微小压痕识别准确率接近 100%。

维氏硬化层深度测试在众多领域有着普遍且关键的应用。在汽车制造业中,发动机曲轴经渗碳淬火处理后,需精确测定硬化层深度。通过维氏测试,从曲轴表面沿径向每隔0.1mm进行硬度测量,绘制硬度-深度曲线,确定硬化层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3-5mm)。这能有效评估渗碳淬火工艺效果,确保曲轴表面具备高硬度、耐磨性,内部保持良好韧性,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与可靠性。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零部件为增强表面性能常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利用维氏硬化层深度测试,对处理后的钛合金部件表面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试,分析硬度分布及硬化层深度均匀性。若某区域硬化层深度不足或硬度偏低,可及时调整强化工艺参数,保证零部件在复杂工况下的强度、抗疲劳性能,满足航空航天严苛的质量标准,保障飞行安全。该测试在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也发挥着类似重要作用,助力产品质量提升与性能优化。瑞士杰耐GNEHM提供先进的硬度测试设备以及硬度测试解决方案。苏州维氏硬度计代理
加载速度连续可调且平稳过渡,避免冲击载荷对脆性材料或精密零件造成损伤。太原努氏硬度计直销
操作努氏硬度计需遵循严格规范。首先清洁被测材料表面,去除杂质和油污,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将材料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仪器使压头对准测量位置。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试验力,通常试验力范围在 10g 至 1kg 之间。设置试验力保持时间,一般为 10-15 秒。启动仪器施加试验力,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用显微镜测量压痕长对角线长度,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根据公式或对照表计算努氏硬度值,并做好记录。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震动,防止影响压痕形成和测量精度。太原努氏硬度计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