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935A”系列芯片已经成功点亮,并完成各项功能性测试,达到车规级量产标准。启明935A是行业首颗基于Chiplet(芯粒/小芯片)异构集成范式的自动驾驶芯片,但并非单一芯片,而是一个家族系列。启明935HUBChiplet可以和不同数量的大熊星座AIChiplet互相搭配,再结合灵活的封装方式,快速形成不同性能等级的SoC芯片。它还支持高带宽的PBLink多芯互连,双芯双向带宽128GB/s,四芯双向带宽64GB/s。启明935A每颗芯片都支持比较大20路的1080p60摄像头输入,可应用于各类端侧AI部署。得益于大熊星座NPU天然支持Transformer结构,初步支持的模型有Yolo系列、ResNet50、PSPNet、PointNet++、TrafficSign_Retinanet、BevDet、miniCPM、Unet_ResNet50、PointPillars、PillarNest、M2track、BevFusion、PaliGemma、LLaMa-3B、8B等等。如何提升识别算法的性能?云南RV1126处理板图像识别模块算法研发
首先摄像机采用的是可见光高清摄像机,具备1920*1080的分辨率,系统视场31.11°×17.8°,其中搜索视场15.8°×15.8°(1080P像素)。而图像处理则采用慧视开发的RV1126高性能图像处理板,之所以采用这块板卡,一方面得益于其低功耗、微型外观的设计,非常契合“智慧眼”这样对于空间要求严格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RV1126具备2.0TOPS的算力,在国产化方面也十分完整,安全性十足。两者结合,就能够形成重量不超过100g的“智慧眼”。在算法的作用下,能够达到≥50Hz的跟踪帧率,≥25Hz的检测帧率,实现捕获4m*4m目标超过800m、6m*6m目标超过1000m。这就是“机器狼”的智慧化措施,通过一个“小小的”“智慧眼”的加入,便能够让其实现许多自动化任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狼”的形态将会不断进步,满足更多多样化需求。成都小体积图像识别模块应用应急救援的识别模块怎么购买?
在城市甚至郊外的许多区域,明令禁止无人机航飞,虽然会有人工进行区域巡查,但人工巡查始终无法做到滴水不漏。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监管松散、薄弱的时候进行黑飞,这就给许多重要区域造成了安全风险。为了有效弥补人工监管的不足,智能化的空域AI识别被提出应用。其中,比较简单的方式是利用图像识别设备,通过目标识别算法的赋能,就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目标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AI识别,一旦发现无人机黑飞,系统能够立即锁定跟踪并向平台发出警报。成都慧视开发的Viztra-HE030图像处理板,能够兼容适配国内常规摄像头,在自研目标识别算法的共同作用下,即便是小目标像素的飞行器入侵也能够识别跟踪。目前,该板卡能够识别10*10像素的目标,能够锁定跟踪2*2像素的小目标,且整个目标捕获的时间延迟不大于100ms,快速识别跟踪目标不成问题。
城市管理的智慧化转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一个由人、机组合的智慧化无人机综合监管网络正逐步形成,让城市风险无处遁形。无人机搭载吊舱起飞,能够按照航线进行巡飞,吊舱的智能化摄像头能够对视野内的目标进行智能识别,通过数据分析向监管发出信息,助理开展现场执法行动。无人机的优势在于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的巡检不在话下。夜晚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形成高清成像,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快速到达许多人工巡查不变去到的区域。与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相比,有着早发现、早介入、快处理的优势,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慧视光电能够根据需求定制AI目标识别模块。
边海防是维护边防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以及国际形势,就需要对边海防模式进行升级,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局统筹,利用科技赋能,提高卫国戍边整体能力。随着无人机在的广泛应用,无人机作为边海防新型手段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光电吊舱和无人机的有机结合,也在不断构建边海空防立体智能管控体系。大多数光电吊舱都集高清摄像、图像传输、稳定系统等技术于一体,获取大面积成像,将实时画面传输到指挥中心。另外,吊舱的稳定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无人机飞行中抖动对画面的影响,确保画面清晰稳定。无人机搭载光电吊舱,能够实现远距离飞行作业,对人防巡逻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抵近观察,防止非法、他国人员有机可乘。机器狗AI识别模块定制。云南RV1126处理板图像识别模块算法研发
Viztra-LE034是采用RV1126开发而成的AI识别模块。云南RV1126处理板图像识别模块算法研发
传统的标注模式需要你对着目标不断拉框,反复机械的动作做多了就变得“麻木”,影响效率还使人烦恼。而SpeedDP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提升标注效率。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快速进行人、车、船等数据集的一键标注。SpeedDP依靠YOLO系列算法来检测模型,实现“一键标注”和“目标检测”,并且还提供丰富的算法参数设置接口,满足不同用户业务场景的定制化需求。不同的用户可针对自己的业务场景进行AI算法的定制化开发以及算法模型的快速迭代优化。作为一个深度学习AI开发平台,SpeedDP采用常用的AI算法开发基本流程,该过程包含从需求分析、数据制作到模型训练、测试验证以及模型部署几个主要模块。针对不同的数据集和算法参数设置,慧视SpeedDP开发平台采用项目配置的方式来对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管理。 云南RV1126处理板图像识别模块算法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