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柱焊接中,螺柱直径(D)与母材板厚(T)的匹配关系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参数,需同时满足 强度需求 和 工艺可行性。
行业规范参考ISO 14555:2017:规定螺柱直径与板厚比(D/T)≤5(拉弧式),否则需工艺评定。AWS D1.1:钢结构栓钉焊接要求:板厚≥1/3栓钉直径(如Φ19mm栓钉→板厚≥6.4mm)。
实用建议设计阶段:优先按 D/T≈3~4(拉弧式) 或 D/T≈6~8(储能式) 匹配。工艺验证:对临界值(如Φ12mm螺柱+3mm板厚)需做 试焊+破坏性测试(拉伸/弯曲)。异常工况:薄板焊大螺柱(如1mm板+Φ8mm螺柱)→改用 穿透式螺柱焊(需背面垫板)。 螺柱尺寸:匹配夹持范围(如M4~M10)。安徽电弧螺柱焊枪答疑解惑
目前国内和国际在螺柱焊接领域的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但仍存在部分细分领域的空白(如铝合金螺柱焊)。
国内标准体系1. 工艺标准GB/T 41984-2022《电弧螺柱焊工艺方法》国家标准,修改采用ISO 14555:2017,涵盖焊接技术评审、工艺规程、设备要求等,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电弧螺柱焊。归口单位: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5)。T/CSAE 441-2025《铝合金螺柱焊接质量要求及试验方法》填补了铝合金螺柱焊的空白,规定外观、强度(弯矩/扭矩)等要求,适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GB/T 902系列(如GB/T 902.4-2010)针对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螺柱的尺寸和制造要求。 安徽电弧螺柱焊枪答疑解惑钢结构厂房:使用拉弧式焊枪焊接Φ8~Φ16mm栓钉,增强混凝土楼板承载力。
双层板焊接的3种方法1. 直接拉弧式焊接适用场景:两层板总厚度≤8mm,且下层板为主承力层。步骤:清洁两层板接触面,用夹具压紧。选用大电流(比单层板增加10%~20%),延长电弧时间。螺柱带穿透齿,焊接时刺穿上层板,电弧主要熔化下层板。案例:卡车车厢双层钢板拼接(上层2mm+下层4mm,Φ8mm螺柱)。2. 穿透式螺柱焊(Through-Stud Welding)适用场景:上层板较薄(≤1.5mm),下层板较厚。步骤:使用特殊螺柱(尖部锐利),焊接时完全穿透上层板。电弧在下层板形成熔池,冷却后螺柱与两层板同步固定。案例:家电外壳(外层0.8mm装饰板+内层1.5mm结构板)。3. 预开孔焊接适用场景:上层板过厚(>3mm)或需精确定位。步骤:上层板预钻孔(孔径=螺柱直径的1.1倍)。螺柱穿过孔后,直接焊接在下层板上。案例:建筑幕墙铝板(外层开孔+内层钢结构焊接)。
拉弧式螺柱焊枪凭借其焊接强度高、熔深可控、适应大直径螺柱等特点,在多个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轨道交通与船舶应用场景:列车车厢:焊接座椅、扶手、设备箱的固定螺柱。船体结构:在甲板或舱壁上焊接不锈钢螺柱(防腐蚀要求高)。优势:焊接接头密封性好,避免漏水风险。拉弧式螺柱焊枪是重载焊接场景的选择,尤其适合汽车、建筑、能源等对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高的领域。其优势在于:冶金结合,抗拉/抗剪性能优异。厚板适应性:可焊大直径螺柱(Φ25mm以内)。工艺成熟:参数可控,适合自动化集成。带螺纹螺柱焊枪用于焊接内螺纹或外螺纹螺柱(如焊接螺母)。
典型焊接结构示例栓钉+钢板+混凝土:建筑楼板的抗剪结构。螺柱+铝合金车身: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固定。不锈钢螺柱+船体:甲板设备安装。螺柱焊接的优势:冶金结合,抗拉/抗剪性能优于铆接或胶粘。高效:单点焊接需0.1~3秒,适合自动化生产。无背面加工:无需预钻孔,保持工件完整性。材料兼容广:钢、不锈钢、铝、铜等均可焊接。
注意事项拉弧式:需清洁母材表面(油污、氧化层影响焊接质量)。储能式:适合薄板,但螺柱直径受限(通常≤8mm)。螺柱焊接是现代制造业中高效、可靠的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需快速固定紧固件的场景。 可搭配不同长度电缆(柔性或刚性),适应狭窄空间或自动化集成。安徽电弧螺柱焊枪答疑解惑
表面处理:焊接区需清洁(无油污、氧化层)。安徽电弧螺柱焊枪答疑解惑
拉弧式螺柱焊枪凭借其焊接强度高、熔深可控、适应大直径螺柱等特点,在多个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典型应用案例:汽车生产线:机器人搭载拉弧式焊枪,每分钟焊接15~20个螺柱(如M10法兰螺柱),自动化程度高。钢结构厂房:焊接Φ16mm栓钉,增强混凝土楼板承载力(抗剪强度≥60kN)。电力柜体:在2mm不锈钢板上焊接M6铜螺柱,用于导电连接。
注意事项:母材厚度:推荐≥1mm,过薄易烧穿(需改用储能式)。表面处理:焊接区需打磨清洁(油污、锈蚀会导致气孔)。螺柱类型:需匹配焊枪夹头(如法兰螺柱、螺纹螺柱等)。 安徽电弧螺柱焊枪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