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各标准对试验细节均有详细规定。
试验方法 |
试验标准 |
试验周期 |
备注 |
不锈钢晶间腐蚀A法 |
|
4天 |
草酸法 |
不锈钢晶间腐蚀B法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C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D法 |
4天 |
硝酸-氢氟酸 2*2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 |
4天 |
硫酸-硫酸铜 16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A法 |
GB/T 15260-1994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B法 |
3(5)天 |
铜-硫酸铜-硫酸 24h或72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C法 |
10-12天 |
盐酸法 168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D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晶间腐蚀,合金检测的要求不一样一般检测清洁度、晶粒大小、晶粒分布是否均匀、晶粒有无明显的堆积、是否有夹杂物等根据金相图谱检验:无过烧;分布均匀程度;晶粒大小我想也学习一下铝合金金相,各元素在显微镜下是表现什么状态。不过可以看看国标,里面只是告诉怎样判断: GB/T3246-82 铝及铝合金加工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3247-82 铝及铝合金加工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 GB/T10849-89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 GB/T10850-89 铸造铝合金过烧;GB/T10851-89 铸造铝合金孔。上海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源头厂家电解抛光腐蚀,样品电流-电压的极化曲线。
电解抛光腐蚀参考资料
试验材料 |
电解液配比 |
电压 |
时间 |
备注 |
铜、铜一锌合金 |
水 100ml焦磷酸 580g |
1~2v |
10分 |
铜阴极 |
铜和铜基合金 |
蒸馏水:500ml,磷酸(85%)250ml乙醇(95%) 250ml |
18V |
1~5分 |
|
青铜 (Sn≤9%) |
水 450ml磷酸(85%) 390ml |
1.5~12V |
1~5分 |
0.1A/ cm2 |
青铜 (Sn≤6%) |
水:330ml 硫酸 90ml磷酸(85%) 580ml |
|
|
|
铝和铝一硅(<2% 合金 |
蒸馏水:140ml,酒精(95%)800ml高氯酸(60%) 60ml |
30~40v |
15~60秒 |
|
铝一合金 |
甲醇(纯) 840ml甘油(丙三醇) 125ml |
50~100v |
5~60秒 |
|
铝 |
甲醇(纯):950ml, 硝酸(1.40)15ml,高氯酸(60%)50ml |
30~60v |
15~60秒 |
|
铝、银、镁 |
蒸馏水:200ml,磷酸(85%)400ml酒精(95%) 380ml |
25~30v |
4~6分 |
铝阴极 100~1100。F |
电解腐蚀,与传统的机械抛光相比,电解抛光在处理某些复杂形状的样品时效率更高。机械抛光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样品,如带有小孔、凹槽或者复杂曲面的金属部件,很难将每个部位都抛光均匀。而电解抛光是一种化学溶解过程,电解液能够均匀地作用于样品表面,不受样品形状的限制。例如,对于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金属铸造件,电解抛光可以迅速地对整个表面进行处理,减少了因反复调整抛光角度和位置而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样品制备的工作效率。晶间腐蚀,有漏电和短路保护。
晶间腐蚀,贫化理论: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等合金,在一定条件下,晶界会析出第二相,导致晶界附近某种成分出现贫乏化。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例,具体过程如下:碳化物析出:当温度升高时,碳在不锈钢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大于铬的扩散速度。室温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一般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均超过此值,多余的碳会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在晶间形成碳化铬的化合物,如等。贫铬区形成:铬沿晶界扩散的速度比在晶粒内扩散速度快,但由于碳化铬形成速度较快,内部的铬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来自晶界附近,结果使晶界附近的含铬量大为减少。当晶界的铬的质量分数低到小于时,就形成 “贫铬区”。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紧凑的酸蚀槽,完全可与抽风柜配合使用,增加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江苏钢的检验腐蚀公司
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封闭的酸蚀槽确保腐蚀溶液的挥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伤害。辽宁盐酸腐蚀公司
电解腐蚀,研究表面微观结构和成分变化电解腐蚀还可以用于研究金属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和成分的变化。在材料的表面处理过程中,如电镀、化学热处理等,材料表面的成分和结构会发生改变。通过电解腐蚀仪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腐蚀,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可以观察到表面层的厚度、成分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例如,在研究钢铁材料表面渗碳后的组织变化时,电解腐蚀可以帮助揭示渗碳层的深度、碳浓度分布以及与基体组织的结合情况等信息。辽宁盐酸腐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