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抛光腐蚀参考资料
试验材料 |
电解液配比 |
电压 |
时间 |
备注 |
铜、铜一锌合金 |
水 100ml焦磷酸 580g |
1~2v |
10分 |
铜阴极 |
铜和铜基合金 |
蒸馏水:500ml,磷酸(85%)250ml乙醇(95%) 250ml |
18V |
1~5分 |
|
青铜 (Sn≤9%) |
水 450ml磷酸(85%) 390ml |
1.5~12V |
1~5分 |
0.1A/ cm2 |
青铜 (Sn≤6%) |
水:330ml 硫酸 90ml磷酸(85%) 580ml |
|
|
|
铝和铝一硅(<2% 合金 |
蒸馏水:140ml,酒精(95%)800ml高氯酸(60%) 60ml |
30~40v |
15~60秒 |
|
铝一合金 |
甲醇(纯) 840ml甘油(丙三醇) 125ml |
50~100v |
5~60秒 |
|
铝 |
甲醇(纯):950ml, 硝酸(1.40)15ml,高氯酸(60%)50ml |
30~60v |
15~60秒 |
|
铝、银、镁 |
蒸馏水:200ml,磷酸(85%)400ml酒精(95%) 380ml |
25~30v |
4~6分 |
铝阴极 100~1100。F |
晶间腐蚀检验方法:晶间腐蚀后有通常有两种方法检测,一种是弯曲法,也就是对折法,就是试样进行晶间腐蚀检验后在弯曲试验机上进行弯曲180°,用放大镜观察弯曲表面,根据表面是够有裂纹来判断是否有晶间腐蚀发生,另一种是金相法,根据晶间腐蚀后试样进行磨抛+化学腐蚀,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深度,通过晶间腐蚀深度来判断是否发生晶间腐蚀;其实还有第三种办法,就是有经验的师傅还可以通过听声法来判断,这个主观影响较大,不建议使用;金相试样横向和纵向都是允许的,因为是判断试样腐蚀的深度,所以横向还是纵向影响不大的。河北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低倍加热腐蚀尺寸多样性,完全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制。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主要发生在金属材料的晶粒间界区,沿着晶界发展,晶界吸附理论:低碳不锈钢在℃固溶处理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也会出现晶间腐蚀,此时不能用贫铬或相析出理论来解释。当杂质达或杂质达时,它们在高温区会使晶界吸附,并偏析在晶界上,这些杂质在强氧化剂介质作用下便发生溶解,导致晶界选择性的晶间腐蚀,不过这种钢经敏化处理后,反而不出现晶间腐蚀,这是由于碳和磷生成磷的碳化物,限制了磷向晶界的扩散,减轻杂质在晶界的偏析,消除或减弱了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晶间腐蚀涌入,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而且腐蚀发生后金属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看不出被破坏的迹象,但晶粒间结合力明显减弱,力学性能恶化, 不能经受敲击,所以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通常出现于黄铜、硬铝合金和一些不锈钢、镍基合金中。不锈钢焊缝的晶间腐蚀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大问题。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在晶粒之间产生的一种腐蚀现象称为晶间腐蚀。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样品托盘可完全取出,清洗容易。
晶间腐蚀,腐蚀发生: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铬区就会失去耐腐蚀能力,而产生晶间腐蚀,因为晶界钝态受到破坏,在晶界上析出的碳化铬周围贫化铬区成为阳极区,而碳化铬和晶粒处于钝态成为阴极区,在腐蚀介质中晶界与晶粒构成活化 - 钝化微电池,加速了晶界区的腐蚀。晶间 σ 相析出理论:对于低碳的高铬、高钼不锈钢,在℃内热处理时,会生成含铬的相金属间化合物。在过钝化电位下,相发生严重的腐蚀,其阳极溶解电流急剧上升,可能是相自身的选择性溶解所致3。相金属间化合物一般只能在很强的氧化性介质中才能发生溶解,所以检测这种类型的腐蚀必须使用氧化性很强的的沸腾硝酸,使不锈钢的腐蚀电位达到过钝化区。电解抛光腐蚀,电压、电流有初调和微调切换功能,能准确稳定的设定电压电流值。昆山腐蚀厂家
电解抛光腐蚀,实现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工作方式。河北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厂家
晶间腐蚀试验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在特定介质条件下检验金属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加速金属腐蚀试验方法,目的是为了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和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属的腐蚀电位处在恒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特定区间的各种试验溶液,然后利用金属的晶粒和晶界在该电位区间腐蚀电流的明显的差异加速显示晶间腐蚀,不锈钢、铝合金等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在许多国家均已标准化。各标准对试验细节均有详细规定。河北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