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具备优异的耐久性,能适应寒冷、潮湿、盐碱等恶劣环境。在抗冻性能方面,陶粒内部封闭孔隙可缓冲冻胀应力,经快速冻融试验,陶粒混凝土在 - 20℃至 20℃循环冻融 50 次后,强度损失率低于 10%,远优于普通混凝土的 20% 以上,适用于严寒地区建筑和桥梁工程。在抗渗性能方面,通过优化陶粒级配和添加抗渗剂,陶粒混凝土抗渗等级可达 P6-P12,能有效阻止水分渗透,适用于地下室墙体、水池、桥梁桥面等涉水结构。在抗盐碱侵蚀方面,陶粒表面致密的釉质层能阻挡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渗透,在沿海地区和盐碱地建筑中,陶粒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10-15 年,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掺入固化剂的轻质土稳定性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使用,能减少沉降,提升工程质量。佛山泡沫混凝土

装配式建筑追求高效、环保、轻量化,陶粒混凝土凭借轻质、易加工、性能稳定的特点,成为装配式构件生产的理想材料。在预制内墙板领域,陶粒混凝土预制墙板重量只为普通混凝土墙板的 1/2-2/3,单块墙板(2.4m×0.6m×0.1m)重量可控制在 150kg 以内,便于运输和吊装,同时墙板厚度可减少至 80-120mm,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3%-5%。在预制叠合楼板中,陶粒混凝土作为芯层材料,可实现 “承重 + 保温” 一体化,无需额外设置保温层,且楼板自重降低 30% 以上,减少主体结构负荷。此外,陶粒混凝土的收缩率低(一般为 0.3-0.6mm/m),远低于普通混凝土(0.8-1.2mm/m),能有效减少预制构件裂缝,提升构件质量稳定性,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湛江泡沫混凝土市场价碱骨料反应会导致混凝土内部膨胀,需严格控制骨料活性与碱含量。

泡沫混凝土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在水泥基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浆体中引入大量封闭、均匀的微小气泡,经搅拌、浇筑成型、养护后形成的多孔轻质材料。其关键制备流程分为三步:首先,利用泡沫发生器将发泡剂(如动植物蛋白发泡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发泡剂)与水混合,生成直径 0.1-2mm 的稳定泡沫;其次,将泡沫按比例掺入水泥浆体中,通过机械搅拌使泡沫均匀分散,形成泡沫浆体;将泡沫浆体浇筑至模具或施工部位,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胶凝材料水化硬化后形成成品。其干密度通常在 300-1200kg/m³,抗压强度 0.3-10MPa,孔隙率可达 50%-80%,这种多孔结构赋予其轻质、保温、隔音等关键特性,是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关键标志。
减轻建筑结构荷载是轻质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中应用的关键价值。普通混凝土自重约 2400kg/m³,而轻质混凝土自重可低至 800kg/m³,以一栋 30 层剪力墙结构住宅为例,若采用轻质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浇筑楼板和非承重墙体,可使建筑总自重降低约 15%-20%,进而减少基础承载力要求和主体结构配筋量,降低工程总造价。此外,在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中,轻质混凝土的轻量化特性可减少桥梁支座负荷、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在隧道衬砌回填中还能避免普通混凝土自重过大导致的衬砌开裂问题。同时,轻质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优良,流动性好,可泵送性强,能适应复杂结构浇筑需求,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自密实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动填充模板,有效解决钢筋密集区振捣难题。

泡沫混凝土在生产和应用全周期具有明显环保优势,符合 “双碳” 目标要求。从原材料来看,泡沫混凝土可大量利用工业固废,如粉煤灰、矿渣粉、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等,每生产 1m³ 泡沫混凝土可消耗工业固废 200-400kg,减少固废堆存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在能源消耗方面,泡沫混凝土生产无需高温烧结,养护能耗只为普通黏土砖的 1/3,且在建筑使用阶段,其保温性能可降低空调、采暖能耗,据测算,采用泡沫混凝土的建筑每年可节约能源消耗 15%-2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50kg/m²。此外,泡沫混凝土在建筑拆除后,可破碎作为路基填料或再生骨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小,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可降低建筑能耗,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轻质泡沫混凝土联系人
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兼具环保属性与经济性价比。佛山泡沫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实现了材料性能的完美互补 —— 混凝土提供抗压能力,钢筋承担抗拉任务,两者通过界面粘结协同工作,明显提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延性。这种复合结构的设计需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匹配(相近的温度变形特性),以及握裹力的保证(通过钢筋表面肋纹实现)。在受弯构件中,受拉区配置纵向钢筋抵抗弯矩,受压区利用混凝土抗压优势,形成高效的受力体系。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则通过预先施加压应力,抵消使用阶段的拉应力,大幅减少裂缝产生,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梁、板结构,如桥梁、屋盖等工程。佛山泡沫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