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背景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对于电子信息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性能提升必将带来电子元件的发热量和热流密度大幅度增加,若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及时带走,这些元件内部温度将迅速升高,而电子元件工作的可靠性对温度十分敏感,这给传统低效率的风冷技术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液冷技术逐渐成为高密度电子信息设备的散热技术研究热点。一般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应用时,只是驱动冷却液从电子信息设备的进液端流入,从电子信息设备的出液端流出,冷却液在流过整个电子信息设备内部时,同时与主要发热元件以及次要发热元件进行热交换,而未针对主要发热元件和次要发热元件进行区分,导致冷量供给不够精确,存在着一定的冷量浪费。另外,由于电子信息设备内部流通截面积较大且发热元件排布杂乱且相互遮挡,这使得冷却液实际流速较低,无法有效充分地与主要发热元件进行换热。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用以提高冷却液与主要发热元件的换热效果,并实现冷却液的精确供给,减少冷量的浪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液冷机柜以液体循环高效散热,为高功率设备保驾护航,确保运行稳定无误。江苏浸没液冷机柜施工工艺
容器06的内部空间与电子信息设备02的内部空间连通,容器06将柜体01进液口一侧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与电子信息设备02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行隔离,导流管路04一端伸至靠近柜体01的进液口一侧,另一端与散热器的进液口连通,在循环泵05的作用下,柜体01内这部分温度较低的冷却液沿管路进入散热器中以冷却主要发热元件021,从散热器中流出的冷却液进入电子信息设备02后与次要发热元件022进行热交换,吸热后的冷却液从电子信息设备02的出液端024流出。为了增强冷却液与次要发热元件022之间的换热效果,散热器的出液口靠近电子信息设备02的进液端023设置,这样,从散热器中流出的冷却液可以从电子信息设备02的进液端023向出液端024流动,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与次要发热元件022进行热交换,增强了换热效果,并避免了电子信息设备02内形成循环死区。同理。当容器06设置在电子信息设备02的出液端024时,容器06的内部空间与电子信息设备02的内部空间连通,容器06将电子信息设备02内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与位于柜体01的出液口一侧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行隔离,导流管路04的一端伸至靠近柜体01的出液口一侧,另一端与散热器的出液口连通,外部低温的冷却液进入柜体01后。浙江数据中心液冷机柜品牌液冷机柜的冷却液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
散热器的出液口与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或者,散热器的进液口与电子信息设备的内部空间连通,散热器的出液口与回液管路连通。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低温冷却液优先导入散热器中,低温冷却液吸收主要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后从散热器流出并进入机柜内,在机柜内,冷却液流过电子信息设备内的其它区域以冷却次要发热元件,也可以将低温冷却液优先导入电子信息设备中,低温冷却液与电子信息设备上的次要发热元件发生热交换,经过汇聚后再进入散热器中以冷却主要发热器件;这样,通过将冷却液强制并集中性的通入到散热器中,使得冷却液与散热器之间可以形成强制对流,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冷却液与主要发热元件的换热效果,增强了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冷却性能。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现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该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包括柜体01,柜体01设有供液管路011、回液管路012以及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及多个电子信息设备02的空间,其中,供液管路011用于向柜体01内部输送低温冷却液,回液管路012用于将柜体01内吸收了电子信息设备02的热量的高温冷却液输出。
并向出液端024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液与次要发热元件022进行热交换,冷却液吸收次要发热元件022产生的热量后在循环泵05的作用下进入散热器中,再次吸收主要发热元件021产生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却液从散热器中流出,并经导流管路04流入柜体01,***经回液管路012排出柜体01。为了增强冷却液与次要发热元件022之间的换热效果,散热器的进液口靠近电子信息设备02的出液端024设置,这样保证了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在电子信息设备02内与所有次要发热元件022均进行了热交换,提高了次要发热元件022的冷却效果,并避免了在电子信息设备02内形成循环死区。为了防止冷却液不经电子信息内部直接从柜体01的进液口流向出液口,电子信息设备02与柜体01的内壁之间设有挡液板08,挡液板08介于柜体01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这样,受挡液板08的阻挡,进入柜体01的低温冷却液必须穿过电子信息内部才能到达柜体01的出液口一侧。散热器的数量可以根据主要发热元件021的数量进行设置,当电子信息设备02内设有多个散热器时,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导流管路04上的流量处理器07,流量处理器07包括一个总口和与散热器一一对应的多个分口,散热器分别与对应的分口连通。液冷技术加持,机柜准确控温,提升电子设备性能与寿命。
另一个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基板、所述过渡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中空部分各处横截面积均相等;所述基板内的中空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直径。推荐的,所述基板内的中空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进水管的半径。推荐的,所述基板的四个侧面中面积较小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推荐的,所述散热装置为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基板的长度,所述延伸板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推荐的,所述散热装置为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为矩形金属片,所述翅片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翅片沿着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所述翅片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推荐的,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孔径等于所述出水管的外径。推荐的,所述金属环沿着所述出水管等距间隔分布。推荐的,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内装有水,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推荐的,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放置于所述水箱内用于给水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液冷机柜的泵机稳定运行,推动冷却液持续循环。云南数据中心液冷机柜定制厂家
液冷机柜适配多种服务器,优化散热架构。江苏浸没液冷机柜施工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装置,特别涉及没式液冷机柜。背景技术:微电子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芯片组装密度不断提高,组件和设备服务器的热流密度不断加大,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散热控制技术,将严重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寿命。目前,计算机服务器芯片散热主要采用风冷冷却技术,即用空气来直接冷却电子设备的发热元器件,利用设备元器件之间的间隙和壳体进行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换热,实现发热元件热量向周围环境散热和冷却的目的,风冷冷却技术一般用于服务器热流密度不高的场所,当服务器热流密度高于80w/cm2,风冷所面临的高能耗,局部热岛效应以及噪音问题将非常明显,产品的可靠性也会进一步降低。浸没式液冷技术是液体冷却中效率较高的冷却方式,主要是将服务器电子元器件浸没在不导电的液体中,热量从发热元器件传到冷却液体,然后利用外部流体循环或者蒸发冷却散热传到外部环境中,从而达到高效冷却的效果。浸没式液冷技术根据选择浸没工质不同,可分为单相浸没和相变浸没两种技术。以水和空气为例,10kw的设备,控制设备温升为10度,则需要空气3250m3/h,冷却水为900l/h,两者体积相差275倍。由此可见,风冷冷却不是比较好选择。江苏浸没液冷机柜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