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超滤离心管中的滤膜一旦润湿 后应避免变干。如果在预清洗后不是立即使用,则让液体保留在滤膜上,直到使用。6.使用方法:1).将超滤内管插入所提供的一个微量离心管中。2).向超滤管内管中加入不超过500 μL的样本,并盖上盖子。3).将盖好盖子的超滤管放入离心转子中,让盖子的连接带朝着转子的中间;用一个类似的超滤管平衡。4).以14,000 x g离心约10-3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所使用超滤管的NMWL。5).离心结束后将整个超滤管从离心机中取出,取出内管。6).为了回收浓缩后的溶质,将内管倒过来插在-个干净的微量离心管中。放在离心机中,让打开的盖子朝着转子的中间;用一个类似的超滤管进行平衡。以1 ,000 x g离心2分钟,使浓缩后的样本从超滤内管转移到收集管中。超滤液可以保存在收集管中。超滤离心管在医学图像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如MRI扫描、CT检查等领域。青岛10K超滤离心管定做
超滤离心管的分子量选择:按照样品量和目标分子量选择适当的超滤离心管,为了得到较高的收率,所选滤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建议选择所需截留分子大小的1/3左右,不超过目标分子量的一半。因为超滤膜上孔径是平均孔径,膜上的孔并非均匀,离心高压下也可能渗漏,因此截留孔径越小,流速越慢但截留比例更大。如果样本浓度低体积大,可选择较小容积的超滤管多次重复加样离心。如果同时需要脱盐和去除可溶小分子杂质,可将待浓缩样品稀释到超滤管较大容积再离心,重复2次可除去99%盐。避免过长时间或者过速离心,虽然优良品质的产品都有防死端设计,可避免过度离心造成膜表面干而造成不可逆吸附。青岛10K超滤离心管定做超滤离心管通常有不同孔径大小的超滤膜供选择,以便过滤出不同大小范围内的目标分子。
超滤离心管,备有四种材质的超滤膜:聚醚砜、三醋酸纤维素、再生纤维素和Hydrosart,可根据不同要求灵活选用;两种回收浓缩液的方法:既可用吸管直接吸取并回收,又可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反甩,将浓缩液甩入回收帽中,加盖保存。这两种方法都可使浓缩液达到近乎完全回收;截留分子量普遍,配有3K、5K、10k、30K、50K、100K、300K、1000K、0.2μl的聚醚砜膜;较新推出ZL产品Hydrosart膜2K型,具有极低的蛋白吸附特性,高流速、高通量,是免疫球蛋白浓缩和脱盐的理想用膜。
超滤离心管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浓缩蛋白,在园子里找到一些关于浓缩蛋白的一些帖子,但还有些问题还是向园子里的大虾请教一下。我们定的是 15ml规格的管子,不知道有没有谁以前做过的,有关于转速,时间给一些建议,另外细胞上清液离心前是否需要什么预处理?离心之后回收蛋白时怎么尽量减少损失?如果要把管子重复利用,NaoH清洗后,如何在20%的乙醇中保存?是将其浸到乙醇中防于4度,还是在管子中灌入乙醇?我用过5ml的管子,当时使用的转速是4000rpm 8min,可以把5ml的样品液浓缩到约200ul,这只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要由您的样品决定。我保存5ml管子的方法是把内管取出,浸泡于装有20%乙醇的烧杯中。四度保存。超滤离心管能够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和低分子量化合物,得到高纯度的目标化合物。
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缓冲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缓冲溶液,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使用超滤离心管时,应注意保持样品干燥、无污染和清洁。青岛小型超滤离心管定制
超滤离心管可以有效地去除混合物中的低分子量化合物,从而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纯度。青岛10K超滤离心管定做
多肽超滤离心管,垂直设计和有效的膜表面积提供了快速的样品处理,较高的样品回收率(> 90% 的样品回收率),以及 80~100 倍浓缩的能力。浓缩物使用吸液器从过滤装置中收集,而超滤液则在提供的离心管中收集。超滤离心管是一种可以为蛋白质样本的浓缩和缓冲交换提供可靠准确结果的一次性超滤离心式过滤装置,与层析、透析等方法相比,超滤对被处理的分子更加温和,不需要有机萃取,不会导致蛋白变性,且简单高效。规格超滤浓缩器可处理体积4mL 以内的样本,离心管内包含一个内置竖直的聚醚砜(PES)膜过滤装置,聚醚砜膜具备低蛋白附着、高通量的特点,可应用在3KD、5KD、10KD、30KD、50KD、100KD 六种不同的截留分子量中。截留分子量标识和体积刻度蚀刻在浓缩器的侧面便于识别。青岛10K超滤离心管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