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的使用:a.移液管是生化实验中常用的量取液体的仪器。根据不同需求,分为不同刻度,如,10mL、5mL、2mL、0.5mL、0.1mL等几种。首先根据所要量取溶液的体积选择与其相近刻度的移液管(注:移液管体积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体积)。b.观察移液管刻度数字的排布,注意观察刻度是由上到下还是由下到上,找到0刻度值。c.一手持吸耳球,另一手持移液管。将移液管插入液面中约1厘米左右,先捏吸耳球排出气体后堵上移液管上端口,缓慢放松吸耳球,观察液面上升情况。当液面上升超过零刻度一定距离后,移去吸耳球,以持移液管手的食指指腹按住移液管上端口(切记不得使用拇指)。血清移液管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实验的要求和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苏州散装血清移液管售价
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调节液面,将血清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管的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垂直,略为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一次性移液管保持垂直,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当液面降至排液头后管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血清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单标线血清移液管价格血清移液管的数量和使用效率可以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得到优化和提升。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液面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润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约5mm,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一次性血清移液管特点:1、不同颜色的色标对应不同规格移液管,方便识别。2、可大量的减少液体于管壁的黏附,提高取样的准确性。3、清晰简明的刻度以及额外容量的阴性刻度,方便液体的吸取与读数。4、经过严格的完整性测试。5、无DNA酶、无RNA酶、无热源、无内元素的血清移液管。6、1ml, 2ml, 5ml, 10ml, 25ml, 50ml 多容积可选。一次性血清移液管属性:材质:聚苯乙烯(GPPS)较小包装:单独包装,纸/塑料撕开型单独包装。较小刻度:0.01ml/0.1ml/0.5ml。提供多规格一次性血清移液管,满足您的科研需求。血清移液管主要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搭配合适的移液器一同使用。血清移液管的门槛比较低,使用者也相对较普遍,可被普及到各种实验室。
内容量移液管 是指移液管里所有的液体的体积跟刻度一致。通常的移液管刻度所标记的是“流出来”的液体的体积,这种移液管适合于通常的黏度不大的溶液。而对于黏度大的液体,由于管内壁残留很多,所以一般是管上标记的刻度是管内的全部体积。一般在吸液后要用溶剂冲洗移液管内壁,所以内容量移液管的刻度所标示的体积要比常用的“外容量”式的略小。内容量移液管就是普通移液管,所不同的是校正时前者为量入式操作,后者为量出式。需要记录校正值,并在运算中加上校正值。常用于粘稠样品的取样,取样后,用适量溶剂清洗转移。血清移液管的大小、形状和设计因用途不同而不同,但它们的关键功能都是样品的准确采集和移动。苏州散装血清移液管售价
血清移液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混合方式,方便实验员除了取样以外的实验操作。苏州散装血清移液管售价
移液器与移液管的对比:(1)从使用的舒适性来说,移液器完胜于移液管。现在的手持式移液器,其外观设计中,已越来越多地掺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移液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更显人性化。(2)从计量准确度来说,移液器的准确度,已远高于移液管。现在的微小容量移液器,已经能够计量到0.1微升级,完全能够代替移液管从事要求严格的实验活动。事实上,对于很多要求较高的实验活动,移液管的准确度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移液管一般采用玻璃材质,而玻璃的导热系数高于移液器的塑料壳体,也就是说,这个外界的温度,将直接传递给移液管内的液体,从而导致其体积的改变;其二:移液管自身的玻璃管壁存在厚度,而玻璃又无法完全避免因光线在玻璃内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因此,从移液管外表面观测到的液体高度与实际液体高度存在差异。苏州散装血清移液管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