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外固定是作为康复骨折的一种方法,有它比较好的作用和相对应的指征。为了合理使用矫形器在骨折应用的适应症,必需正确了解使用各种矫形器在固定康复骨折方面的优点1、可以为骨折迅速提供良好的外固定,辅助康复及手术外固定。矫形器支具能迅速将骨折处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少失血和方便搬动病人做必要的检查或立即进行手术。2、方便不干扰骨折复位固定观察和处理伤口。3、矫形器在骨折外固定的刚度具有可调性,可随着骨折的愈合进行调整。5、可早期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应力遮挡少,有利于骨折愈合。6、矫形器支具用于骨外固定特别适用于康复意外情况性骨折和意外情况性骨不连。7、矫形器支具用于外固定便于抬高伤肢,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压迫肢体后侧组织,这在骨折合并肢体烧伤或皮肤多剥脱伤时尤为重要。8、易于穿戴及除去。矫形辅助支具的佩戴方法简单易懂,患者可自行操作。台州推荐矫形板材
定义: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上肢的矫形器,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康复手段。用于保持不稳定的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矫正肢体畸形以及补偿失去的肌力,帮助无力的肢体运动等。上肢功能位肩关节:外展45°(儿童增加到60°~80°),前屈15°~30°,内旋15°肘关节:以固定到90°位原则前臂桡尺关节:以既不旋前又不旋后的中立位腕关节:背伸20°~30°,尺侧偏10°手: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近节指间关节、远节指间关节各屈曲20°丽水小腿矫形模型矫形能够减少因身体畸形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
“O”型腿的矫正方法具体如下:(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运动,做20~3O次。(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30次。(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明显。(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15~20次。
鞋子修改和足部矫形器可以在足踝部病理的非手术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康复鞋可用于康复患有糖尿病、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创伤性损伤、先天性畸形和运动相关损伤的患者。这些方式可以改善患者步态并提高步行水平。它们还可用于康复足底筋膜炎或跖骨痛等急性问题,并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预防工具。鞋子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状况、脚的形状和类型以及患者的日常活动。修改包括提供稳定性的加宽侧底边;加长勾心以减少弯曲应力;摇椅鞋底,使脚从脚跟着地到脚趾离地的过程中摇滚;并对鞋子进行修复或重塑以适应畸形。定制矫形器有四种主要类型:适应性,缓冲和保护足部;半刚性,可缓冲和保护,并提供支撑、控制和重量重新分配;刚性的,提供足弓支撑;以及部分足部假肢,可解决部分截肢问题并有助于保护足部。个性化的矫形方案,能够精确满足患者的需求,实现身体的完美矫正。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常见于10-17岁青少年,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研究表明,脊柱侧凸矫形器对于Cobb角在15°~30°的AIS患者有较好的矫正作用。但不同种类的支具针对不同侧弯类型、侧弯角度的患者有不同的康复效果,为不同类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支具是进行支具康复较为重要的前提。本文将带大家了解几种常见的脊柱侧凸矫形器及脊柱侧凸矫形器制作流程。根据侧凸位置的高低,脊柱侧凸支具分为颈胸腰骶脊柱矫形器(CTLSO)和胸腰骶脊柱矫形器(TLSO)。矫形治疗过程个体化,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制定合适的方案。丽水脊柱侧弯矫形康复
矫形辅助支具的使用应结合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效果。台州推荐矫形板材
定义:矫形器(Orthosis)是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以保护、稳定肢体;预防、矫正肢体畸形;康复骨关节、神经与肌肉疾病及功能代偿的体外装置。基本作用(1)稳定与支持功能通过矫形器对肢体固定以及对异常活动的限制,维持骨、关节、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功能训练及下肢承重能力的重建。(2)固定和保护功能通过矫形器对受损或疾病肢体的保护及支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轻疼痛;保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防止肢体再次受损,促进病变愈合。台州推荐矫形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