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都还没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小于6个月的宝宝,由于体内还留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宝宝,患秋季腹泻的机率更低。3岁以上的儿童,由于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秋季腹泻的孩子大多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可以加柴胡等进行综合调治。巴中秋季腹泻为什么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 传统中医学认为,小儿腹泻主要因饮食停滞或外感时邪影响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辨证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多见。 张主任介绍,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在病程的初期出现呕吐症状,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中国秋季腹泻喝什么奶粉孩子得了秋季腹泻,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在孩子拉肚子比较严重的几天,家长可以给孩子买点口服补盐液喝。
“秋季腹泻”即轮状病害性肠炎,发病以6个月~5岁年龄的宝宝多见,虽然成人也会引染轮状病害,但病情轻微,一般2-3天即可痊愈。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害引起,婴幼儿免疫功能较差,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轮状病害”很容易经由粪—口途径,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而引染小儿导致腹泻。通常引染病害后潜伏期1-3天发病,轮状病害引染的初期会有发热、流涕、轻微咳嗽等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
高发时间及人群:发病时间以秋冬季为主,从9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夕,都是高发期。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宝宝。 发病时的症状:起病骤急,发病时往往会伴发热、呕吐、流清涕,咳嗽等感冒的症状。随后腹泻隆重登场,大便每天少则3次,多则10余次,尿量有所减少,伴腹胀,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整个发病时间持续约1周左右。 排泄物性状:排泄物多呈蛋花状,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传染性:秋季腹泻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染致病的,家人做好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隔离。有反复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C或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控制不佳。宝宝有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和进行口服补液的。
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多数由轮状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10-11月份),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其中40%-70%是由轮状(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引起的。除此之外,柯萨奇、ECHO均能引起秋季腹泻。 本病多数由轮状所致,尚无针对轮状的药。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而致病。潜伏期l~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比如原来正常的排便习惯是每天大便1-2次,为黄色条状,变为每天4-6次,甚至10次以上。陕西女儿秋季腹泻虚弱
秋季腹泻在秋冬季节高发,而且传染性强,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众场所。巴中秋季腹泻为什么
有关补锌和微生态疗治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策略中,成为除补液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世界卫生集体(WHO)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锌是人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成成分,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调节、维持起重要作用,还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锌对小儿肠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 小儿是缺锌的高危人群。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3的儿童缺锌,我国锌缺乏检出率为18.4%—37.2%。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不足,就会发生缺乏症的危险。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人们就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巴中秋季腹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