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迪蒙组合式混流蒸汽机是将两个或以上具有的换热系统、安全装置、和给水系统的混流蒸汽机单元,通过并联的方式优化集成在一个框架内,并采用群组智能频控系统实现框架内各个混流蒸汽机单元有序、稳定运行的锅炉。
混流蒸汽机是一的混流锅炉单元,由全预混低氮器、直流换热装置、贯流换热装置、烟气冷凝装置、给水系统、安全装置和排烟系统组成。给水通过直流换热装置形成高焓值的汽水混合物后进入贯流换热装置,在直列管束再次加热,形成干饱和蒸汽后进入内部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实现蒸汽微过热输出。 新疆能源管理供应联系泰州市斯迪蒙科技。中国台湾节能能源管理厂家
案例分享:某工企业
项目性质:改建项目(8台常温型组合式混流蒸汽机)改造前:12吨蒸汽锅炉2台(一用一备)使用5年多,额定压力1.6MPa,实际压力、温度需求1.2MPa、190°C,运行24小时/天(实际大蒸发量需求7吨/h,其中保温时间8小时/天,保温蒸发量1吨/h),耗气量平均约19680方/天。改造后:安装8台1吨组合式混流蒸汽机(1台备用、1台保温),其中6台运行16小时/天,1台每天运行8小时用于保温,天然气耗气量平均7800方/天。蒸汽流量显示,每台混流蒸汽机蒸发量约1008kg/h,平均蒸吨耗气量为75.1m³/t(天然气低位热值约8600Kcal/m³)。微过热蒸汽,实际运行中0.9MPa压力实现末端对190°C蒸汽温度的需求,能耗大幅度降低。运行效益:与改建前相比,天然气一天能省11880方,按生产300天算,一年天然气能节约356万方,合800万元以上(天然气单价2.3元/方)。用户反馈:非常满意,非常感谢。 福建能源管理厂家内蒙古能源管理供应联系泰州市斯迪蒙科技。
混流式在安全性、蒸汽干度、蒸汽温度、烟温、换热流动性、换热效率、负荷控制、负荷效率、单元频控、多机集成群控、综合节能率、环保在线监测等方面优于贯流式和直流式,在产汽速度上稍逊于直流模块式(30秒和5秒的差异)。2、厂家选择:您要是着重选长期的售后服务,就选效益好的厂家,因为设备再好,也有出毛病的时候,您要是选个效益不好的厂家,说不定你的设备还没坏,生产厂家已经没了;您要是着重选节能,那就好好比较一下单机效率和系统效率;您要是着重选价格,那就在选中的锅炉结构和换热方式中谁便宜买谁的;您要是着重选档次,那就谁贵买谁的;如果您要求,既要价格便宜,又要质量稳定,还要性能好、能耗低,那您就得好好多考察几家工厂,好好比较比较了,毕竟,这样的厂家和品牌是凤毛麟角的。总体说来,目前正规厂家生产的蒸汽发生器质量都相对较好,只要在使用过程中按章法操作,科学使用,基本都能满足您的要求。但无论您终怎么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围绕着集中式供热、分布式供热、集中与分布式供热三种不同的供热方式,聚焦锅炉及相关领域节能、环保、新能源利用、信息化融合四大领域,通过研发、转化、集成创新等手段形成一批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集成创新特点的关键新技术、新产品,为我国锅炉行业持续发展提供足够技术支撑。我国工业锅炉、生活锅炉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将主要呈现以下四个主要方向:一、由集中供热为主向集中与分布供热并重且分布式供热加快发展在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的实现过程中,基于资源集中、需求集中的集中供热方式,正被分散供热方式不同程度地替代,且这一趋势正越来越向分布式倾斜。二、基于锅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兴未艾锅炉系统集成要求越来越高,锅炉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在锅炉产品及系统的设计、生产到交付的过程中,及时沟通显得越发重要。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将助力锅炉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将企业经营和用户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煤改气”、“煤改电”、新能源发展等的大力推行,燃气锅炉、电热锅炉快速增长,为锅炉自动化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5G技术的商用。天津能源管理供应联系泰州市斯迪蒙科技。
K衰保效优化节能
纯水介质→预防结垢降低腐蚀:传统蒸汽锅炉和贯流式锅炉多采用软水介质,“结垢”在所难免,一旦结垢,锅炉出力和热效率均会大幅度衰减,有数据显示,当锅炉水垢1~2mm时,锅炉燃料消耗将增多10%,且除垢必然损伤锅筒和水冷壁管,因此,大部分锅炉出力和能效逐年衰减。
K衰保效→节能延寿:“SDM智能蒸汽节能系统”防垢化垢,自动排污,K衰减效果好,在设计使用寿命范围内,出力和效率几乎不会衰减。同比传统蒸汽锅炉可逐年降耗3%~5%。 甘肃免检能源管理供应联系泰州市斯迪蒙科技。山西过热能源管理多少钱
江西能源管理供应联系泰州市斯迪蒙科技。中国台湾节能能源管理厂家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中明确了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项目,及排放限制:1)颗粒物;2)二氧化硫SO2;3)氮氧化物NOx;4)烟气黑度天然气洁净度高,H2S含量少,且易燃烧充分,因此颗粒物、SO2以及烟气黑度一般都能达标。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标准,各地基于国家标准也制定各自的地方标准,对排放限值进行了更严格要求,部分地区(比如上海、成都、西安等地),增加了对一氧化碳CO的排放限值要求。目前地方标准中,排放要求:NOx<30mg/m3且CO<100mg/m3中国台湾节能能源管理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