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又称DDC,是用于监视和控制系统中有关机电设备的控制器,它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器,有应有的软硬件,能完成单独运行,不受到网络或其它控制器故障的影响。根据不同类型的监控点数提供符合控制要求和数量的控制器。每处DDC具有10-15%点数的扩充或余量。(1)控制器构成符合以下要求:A)以32位或16位微处理器的可编程DDCB)具有可脱离Z央控制主机运行或联网运行能力C)具有电源模块D)具有通信模块E)DDC有在模板LED显示每个数字输入,输出点的实时变化状态。当外电断电时,DDC的后备电池可保证RAM中数据在60天不掉失。F)当外电重新供应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DDC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G)当DDC存储的数据非正常丢失时,用户可通过现场标准串行数据接口和通过网络操作将数据重新写入DDC控制器。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时要根据实际需求,以经济适用性为目标。浙江液压楼宇自控工程
对有研究与分析价值、应长期进行保存的数据,建立历史文件数据库:采用流行的通用标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包和硬盘作为大容量存储器建立数据库,并形成曲线图等显示或打印功能。提供汇总报告,作为系统运行状态监视、管理水平评估、运行参数进一步优化及作为设备管理自动化的依据,如能量使用汇总报告,记录每天、每周、每月各种能量消耗及其积算值,为节约使用能源提供依据;又如设备运行运行时间、起停次数汇总报告(区别各设备分别列出),为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可提供图表式的时间程序计划,可按日历定计划,制订楼宇设备运行的时间表。可提供按星期、按区域及按月历及节假日的计划安排。南京智能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楼宇自控实现了智能化监控。
楼宇自控系统是整个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内容丰富、设备多、控制管理复杂、控制范围广的智能系统,是整个楼宇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暖、供水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态、能源使用状况和节能管理等实施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管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给水和排水。受控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称为BAS(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是保持室内恒温、恒湿、良好的空气质量、合理的照明控制。
系统设计-深化设计 楼控系统深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分为施工图的绘制,施工技术交底以及需要和强电专业配合解决的问题。其中施工图的设计又分为平面施工图的设计和控制箱芯制作图的设计。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仔细核对被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及控制原理,对需要集成机电设备控制柜及系统进行接口的二次确认。给出Z终的BAS设备清单、系统图及施工图平面图。 设计依据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图纸 暖通专业提供的空调系统资料 给排水专业提供的图纸 电气专业提供的图纸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的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各方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楼宇自控系统管理软件应支持IT标准和互联网技术,可安装在本项目现有中心内网(设备网)上,并兼容行业标准防火墙;应采用基于客户端的用户界面,并支持通过Web进行远程访问。可以从任何连接到网络的支持网页浏览的设备访问系统数据,包括通过电话拨号和ISP连接的远程用户;该软件支持多种客户端选项,可满足休闲浏览用户和专业管理用户的需求。所有客户端选项都建立在相同的可用性级别和功能之上,因此可以轻松在不同客户端选项之间切换,而无需额外学习。楼宇自控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冷热源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配电系统等。浙江国产楼宇自控设备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简介。浙江液压楼宇自控工程
楼宇自控系统模型应采用分层分布式三层集成模型,包括管理层、自动化层、现场设备层。系统结构必须开放,采用全以太网接入,方便与第三方系统集成。总体设计要求如下: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必须充分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BAS监控中心可以集中有效地监控大楼内所有受控设备。网络架构应由各级以太网设备组成,以保证通信效率。应基于以太网通信,由高性能点对点楼宇级网络、DDC控制器和楼层本地网络组成。其访问权限应该对用户完全透明,以便访问系统数据或改进控制程序。浙江液压楼宇自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