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楼宇自控系统的趋势不仅要求系统集成商提供标准的协议接口以及与其他应用的开放集成,还要求他们不断完善和开发统一平台,以提供更好的集成解决方案。“互联网”概念提出后,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在能源互联网工作会议上表示,即将制定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能源互联网蓄势待发,为智能建筑行业紧随国家脚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智能建筑将成为能源互联网中相当有想象力的部分。智慧建筑与能源互联网的结合,将使建筑能源管理更加“主动”。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浙江苏科慧控楼宇自控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是整个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内容丰富、设备多、控制管理复杂、控制范围广的智能系统,是整个楼宇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暖、供水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态、能源使用状况和节能管理等实施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管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给水和排水。受控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称为BAS(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是保持室内恒温、恒湿、良好的空气质量、合理的照明控制。安徽苏科慧控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控制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楼宇内的状态。
楼宇自控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是BA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气控设备等)提供一个Z优化的控制。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循环控制、Z佳起/停控制、数学功能、逻辑功能、趋势运行记录、报警管理等。 给排水系统主要是对于饮用水的提供,以及对于污水的排放。 供配电系统是通过BAS的管理中心提供对于建筑物内的高低配电房及所有变配电设备的监视报警和管理及程序控制,提供对于重要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时间程序和相应的联动程序。 照明系统主要是对照明实施监控,更好地节约能源。利用预先安排好的时间程序对照明进行自动控制。 电梯控制系统是通过BAS系统对于建筑物内的多台电梯,实行集中的控制和管理程序,同时配合BAS系统的部分子系统,执行联动程序。
当下市场上,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集散控制系统、楼宇设备单独控制系统和楼宇设备简单控制系统。中小型建筑采用的主要是建筑设备单独控制系统和建筑设备简单控制系统。目前国内尚无供应商推出小型建筑自控系统。根据楼宇自控企业供应商的背景、技术实力等条件,国内楼宇自控系统供应商一梯队:西门子、霍尼韦尔、江森自控带领市场。上述3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早,技术实力雄厚,生产线宽广,品牌有名度高,在楼宇自控系统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楼宇自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人员流量等各种参数。
由于国内研发的楼宇自控系统整体系统稳定性较弱的先天劣势,国内国民品牌楼宇自控系统主要销售终端硬件设备,国内品牌楼宇自控系统市场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楼宇自控系统供应商第四梯队:其他国产品牌,以本土企业为主。这个梯队的供应商很少单独开发整套楼宇自动化系统。他们依靠产品价格低廉的优势,在项目投资额有限的地级城市销售终端设备参与市场竞争。随着楼宇自控系统厂家的大力推广,中小用户对楼宇自控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同地区、不同建筑存在较大差异。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包括照明系统控制。江苏酒店楼宇自控品牌
控制器将制定好的控制策略通过网络传输到各个设备的控制器。浙江苏科慧控楼宇自控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步骤:第一步了解项目概况;第二步是详细阅读图纸,根据招标文件和技术要求,空调、电气、给排水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资料)和投资条件、功能要求,确定受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标准;第三步,统计监控系统中监控点(AI、AO、DI、DO)的数量和分布,并列出来,根据监控点的数量和分布确定变电站的监控区域,统计变电站的位置,统计整个建筑内所需变电站的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第四步,选择现场设备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第五步,BAS中各子系统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接口,根据各专业的控制要求和内容,确定并绘制设备监控系统示意图;第六步,确定楼宇监控的系统网络和中心站设备的选型。浙江苏科慧控楼宇自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