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明分布光度计满足隧道照明评价标准:隧道照明和道路照明都是基于亮度作为评价标准,与道路照明的区别在于对隧道不同路段进行了区分,并且根据车流量和车速规定了相应的亮度标准。白昼时需要测试洞外100m时视场20°范围内的平均亮度。进入洞内需要分别测量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以及出口段的亮度。CIE88-2004[8]除了规定需要测量洞外路面亮度,还需要测量洞内左右两侧2m高范围内的墙壁亮度,左右两侧隧道墙壁的平均亮度至少要大于对应路面平均亮度的60%。与道路照明相同,CIE还要求了隧道在过渡区和中间段的阈值增量小于15%,路面亮度低于5cd/m^2时,TI的计算公式和道路照明相同,路面亮度大于5cd/m^2时采用另一个TI计算公式。国内关于隧道照明的标准为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D70/2-01—2014[9]《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基于交通运输部对原有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将照明设计规范部分**出来。该标准采用CIE88-2004了基于亮度的评价指标外,保留了照度的评价指标。***遗憾的是TI的评价指标没有纳入国内标准。标准中对于洞外亮度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亮度精度在±25%的范围内即可满足要求。超过25%需要调整照明系统的设计。分布光度计在照明设计中用于优化灯具布局。合肥眩光分布光度计欢迎来电
分布光度计的应用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配光曲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相比传统的光源,LED光源在自然光谱、色温、色彩还原性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可以为照明设计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LED灯具多样的灯具形状和发光面板设计也使得配光曲线的变化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综上所述,配光曲线是照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考虑照度分布外,还需要考虑视觉效果、能源效率等多个因素。了解和掌握配光曲线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原则,可以帮助照明设计师更加准确地把握照明效果,为人们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照明环境。常州sgt文件格式分布光度计厂家报价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测试系统。
分布光度计配光曲线表示灯具在空间各方向上的发光强度都不一样,用数据和和图形把照明灯具发光强度在空间的分布状况记录下来,将各处相近的光强连接起来即形成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表示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极坐标表示法;另一种为直角坐标表示法。通常情况下这两种坐标系描述曲线,每根曲线描述了该平面上的光强分布情况,不同颜色的曲线表征不同的平面。绘图时,通常选取两个典型面的曲线做描述。极坐标表示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描述室内和道路灯具的光分布。它很形象地以极坐标的原点表示灯具的光中心。以一定方向的矢量表示光强的大小,以极坐标的角度表示光强矢量与光轴之间的夹角。极坐标表示法的好处是形象,直观。直角坐标表示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描述室内和道路的灯具的光分布。它很形象地以极坐标的原点表示灯具的光中心,以一定方向的矢量表示光强的大小,以极坐标的角度表示光强矢量月光轴之间的夹角。直角坐标法的好处是便于查不同垂直角度的光强数值。
翊明分布光度计对杂散光要求:杂散光是分布光度测量中影响测试精度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分布光度测量设备的选购、实验室建造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注意的是,任何黑色的表面也都存在百分之几的光学反射。杂散光的影响对于测量窄光束灯具尤其明显,例如,若投光灯的光束角为4°,即使环境的反射比只有1%,背景杂散光的影响将引起总光通量的误差约达40%以上。因此,分布光度计中的光电探测器应只接收灯具发光面或*从反光镜反射后的光束,其它杂散光,如反光镜边缘、地面、墙面等反射引起的杂光应予消除。分布光度计的测量精度高于普通光度计。
GMS-5000旋转反光镜立式分布光度计,LM-79推荐测试方式。这是一款自动测试3D光强分布曲线的旋转反光镜立式分布光度计系统,可实现C-γ、A-α和B-β测量方案,完全满足CIE,IESNA,GB等国际国内标准。测试距离要求5-30米不等,可满足各种光源的测试要求,如LED光源,HID光源,室内外照明,路灯,格栅灯等各种照明灯具。GMS-2000/GMS-1920S交通车辆灯具和信号灯分布光度计。这款分布光度计主要测量交通行业灯具,如交通信号灯,公交车,火车,船舶航天器材灯具的。当测试样品绕水平轴和垂直轴旋转时光度探头保持静止并面向被测物,以便测试被测灯的光线强度和照度值。GMS-1280A紧凑型分布光度计。自带1米暗箱,用于LED,LED模组,LED球泡灯,LED聚光灯和节能灯的光强分布曲线,光强参数,扩散角,光束角等其他光参数的测试。这款分布光度计比较大可测试灯具为180mm。分布光度计的测量数据可用于照明系统的光强分布设计。绍兴分布光度计商品价格
ECER65可与分布光度计一起使用的闪光光源照度计。合肥眩光分布光度计欢迎来电
UGR测试的应用:各类照明场所的统一眩光值(UGR)是参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Lighting of Indoor Work Places)》CIE S 008/E-2001的规定制定。此计算方法根据CIE 117号出版物《室内照明的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 in Interior Lighting )》(1995)和 CIE 147 号出版物《小光源、特大光源及复杂光源的眩光(Glare from small, large and complex sources)》(2002)的公式制定。
长时间视觉作业的场所,统一眩光值UGR不应高于19。 合肥眩光分布光度计欢迎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