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副产气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工业生产装置或过程。氨厂和制氢装置:在各类工业副产气源中,合成氨或氢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气不仅量多,而且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副产气在煤、石脑油、天然气或重油等原料的制气过程中生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原料和制气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维持在15~30%的范围内。为了满足合成氨工业或制氢装置对氢氮气或纯氢产品气的需求,必须对气体进行二氧化碳脱除与回收。在中国,氮肥厂的数量众多,且规模各异。1988年,全国合成氨年产量高达1.979×107t,这意味着每生产1t氨,就会副产1.2 ~1.3t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以溶液吸收法为主,其中小型氨厂常采用氨水吸收法直接将二氧化碳用于碳酸氢铵的生产,而大型氨厂及部分中小型氨厂则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来制造尿素。二氧化碳冷萃咖啡酸度降低30%,萃取时间延长8小时,风味更醇厚。工业二氧化碳市场价格

石灰生产:在纯碱、炼钢和建筑材料等工业部门,均要用到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的石灰。在石灰窑内煅烧石灰石,即可得到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窑气含二氧化碳 30~40%,其余为氮气,约60~70%,氧和一氧化碳含量约为0.5~2%,此外,还含有微量H2S和COS。从石灰窑气中回收二氧化碳,必须对窑气进行预处理。先将窑气用鼓风机送入旋风分离器,在此除去气流挟带的大量粉尘。然后经过两个串联使用的水洗塔,通过水洗除去残留在气流中的细小尘埃,并使气流冷却至常温。经除尘冷却后的石灰窑气常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法回收二氧化碳。也可以选用变压吸附法回收二氧化碳。黄浦区二氧化碳批发干冰运输需防震防撞,避免提前升华损耗。

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珠海某公司成功研发出“二氧化碳变汽油”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结合转换成类似汽油化学物。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评价,并建成了全球头一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I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项技术有望降低中国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力。此外,随着石油储量逐渐减少,这项技术的出现也让人们看到了石油变成可再生资源的希望。此外,通过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这项技术还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人对这项技术持怀疑态度,质疑二氧化碳和汽油之间的差异,以及是否能够实现转化。
烟道气:烟道气是含碳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通常只为10~20%,且气质较差,含有烟尘。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回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其成本都相对较高。然而,在某些特定场合,如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厂生产尿素时,由于副产的二氧化碳不足以满足制造尿素的需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通常需要回收一段转化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窑气相似,回收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前,也需要先进行除尘预处理。目前,已经有多套用于烟道气二氧化碳回收的工业装置投入运行。二氧化碳发泡剂用于聚氨酯生产,每吨泡沫塑料固定0.5吨CO₂,减重30%。

根据二氧化碳的不同形态,它可以被划分为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类。同时,根据纯度的差异,二氧化碳又可分为一般二氧化碳和高纯度二氧化碳。一般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蒸气、空气以及少量颗粒杂质,其纯度范围大致在90.0%至99.9%之间。而高纯度二氧化碳的纯度则通常超过99.999%。在二氧化碳产业链中,其下游主要涉及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事实上,二氧化碳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普遍的用途。它不仅被用于化工、石油采矿、冶金、焊接、农业等领域,还是低温制冷剂、机械制造、人工降雨、消防、造纸、食品、医疗卫生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干冰保存细胞样本,防止冰晶破坏组织结构。宝山区液态二氧化碳制造商
干冰升华吸热特性用于冷却电子元件。工业二氧化碳市场价格
化工合成需求情况:随着化工合成等技术的持续发展,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不仅可用于生产甲醇、尿素等传统大宗化学品,而且被逐步应用于碳酸二甲酯、聚碳酸亚丙酯、低碳烯烃、芳烃、多元醇、碳纳米导管等多种新兴产品的生产。碳酸二甲酯是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溶剂之一,随着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生产对碳酸二甲酯及其原料二氧化碳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0 年至 2024 年碳酸二甲酯年产量由 50.9 万吨增长至 170 万吨,碳酸二甲酯行业的发展将持续拉动二氧化碳需求量提升。此外,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有机高分子材料,特别是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聚碳酸亚丙酯,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等优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内外先后建立一系列聚碳酸亚丙酯的生产线,聚碳酸亚丙酯逐步走向工业化应用。工业二氧化碳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