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初次!二氧化碳一步近100%转化为乙醇。2023年5月,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结构封装法,构筑了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在国际上初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近100%转化为乙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开发了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比如光催化、电催化以及间歇釜热催化。相较于上述技术途径,在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由于便捷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管理,更容易实现工业应用。但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可控精确增碳定向生成乙醇,易产生大量低价值的副产物。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焊接用二氧化碳供应
化工行业在中国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壮大,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化学工业体系,其中传统化学工业已相对成熟,产业规模亦颇为可观。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集中度的高企,该行业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化学工业的众多应用领域中,二氧化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普遍用于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纯碱和无机盐等关键化学品,尤其以尿素领域的应用较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较大的尿素生产国,同时也是较大的消费国,其尿素产量和消费量均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焊接用二氧化碳供应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共聚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稳定的、不活泼的气体,它无毒、不燃烧且不助燃。其密度约为空气的1.53倍,是一种无色而略带刺鼻气味和微酸味的气体。应用领域:化工原料:二氧化碳是合成多种无机和有机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例如尿素、碳酸氢氨和纯碱等。致冷剂:由于其致冷速度快、操作性能良好,且不浸湿和污染食品,液态与干冰形式的二氧化碳普遍应用于食品和冷冻、冷藏领域。低温应用:二氧化碳在金属零件冷缩配合、橡胶制品飞边冷脆、金属冷处理以及舞台烟幕效果等方面也有普遍的应用。
这些副产气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工业生产装置或过程。氨厂和制氢装置:在各类工业副产气源中,合成氨或氢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气不仅量多,而且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副产气在煤、石脑油、天然气或重油等原料的制气过程中生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原料和制气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维持在15~30%的范围内。为了满足合成氨工业或制氢装置对氢氮气或纯氢产品气的需求,必须对气体进行二氧化碳脱除与回收。在中国,氮肥厂的数量众多,且规模各异。1988年,全国合成氨年产量高达1.979×107t,这意味着每生产1t氨,就会副产1.2 ~1.3t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以溶液吸收法为主,其中小型氨厂常采用氨水吸收法直接将二氧化碳用于碳酸氢铵的生产,而大型氨厂及部分中小型氨厂则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来制造尿素。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可萃取油脂和香料,环保且效率高。
二氧化碳的应用:二氧化碳在多个领域都有普遍的应用。它可以被注入饮料中,增加其压力,从而产生气泡,丰富饮用的口感,汽水和啤酒便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并吸收大量热量,因此常被用于食品的快速冷冻。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助燃,它常被用于灭火器中,利用其特性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通过直接液化二氧化碳进行灭火,不仅具有上述特性,还具有灭火后不留固体残留物的优势。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作为焊接时的保护气体,尽管其保护效果略逊于稀有气体如氩气,但其价格更为亲民。同时,二氧化碳激光在工业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工业激光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氧化碳培养箱维持5%浓度,模拟细胞体内环境,干细胞增殖效率提升2倍。焊接用二氧化碳供应
二氧化碳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12mmHg,提供清晰视野,术后疼痛减少40%。焊接用二氧化碳供应
二氧化碳的贮存与运输:运输:二氧化碳通常以液态或干冰固态形式进行分装运输。在环境温度下装运时,应使用漆色为银白、字样为黑色“液态二氧化碳”的高压钢瓶,其容积为40L,设计压力15Mpa,较多只能充装24㎏液态CO2。贮存:由于二氧化碳受热后容易气化并产生超压,因此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以防止钢瓶及其附件损坏。二氧化碳如何运输: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输CO₂的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对于CCUS的应用至关重要。焊接用二氧化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