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慎吸入氩气,应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流通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给予输氧医治。若呼吸、心跳停止,则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及时就医。若皮肤与氩气接触导致冻受伤,应将患部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进行复温,切不可涂擦或使用热水、辐射热。随后,用清洁、干燥的敷料进行包扎,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消防措施方面,需注意氩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可能增大,存在开裂和爆裂的风险。因此,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根据气体扩散情况划定警戒区域,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应急处理人员需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着适当的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气体泄漏源,并保持泄漏场所通风良好。氩气临界温度-122.3℃,液态氩储存需专门使用容器,常用于科研低温实验。上海高纯氩气应用
氩气(Ar)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其密度约为空气的1.4倍,是氦气的10倍。这种惰性气体在常温下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便在高温环境下也不会溶于液态金属中。正因如此,氩气在有色金属焊接时展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常被用于灯泡充气以及对不锈钢、镁、铝等金属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理化性质:氩气的熔点为-189.2℃,沸点为-185.9℃。在标准条件下,其密度为1.784kg/m³,而饱和液氩的密度则为1394kg/m³(1atm)。这种气体外观上呈现为无色无臭,且微溶于水。上海高纯氩气应用氩气保护下的爆裂焊接,实现异种金属强度高结合。
在空气中含有的0.932%的氩,沸点在氧、氮之间,在空分装置上塔的中部含量较高,叫氩馏分。在分离氧、氮的同时,将氩馏分抽出,进一步分离提纯,也可得到氩副产品。对全低压空分装置,一般可将加工空气中30%~35%的氩作为产品获得(较新流程已可将氩的提取率提高到80%以上)。对中压空分装置,由于膨胀空气进下塔,不影响上塔的精馏过程,氩的提取率可达60%左右。但是,小型空分装置总的加工空气量少,所能生产的氩气量有限,是否需要配置提氩装置,要视具体情况确定。
发现历史:氩曾经在1785年由亨利·卡文迪什制备出来,但却没发现这是一种新的元素;直到189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和苏格兰的化学家威廉·拉姆齐才通过实验确定氩是一种新元素。根据英国科学协会马丹管理者的建议,他们把该新气体命名为Argon(希腊文意思就是“不工作”、“懒惰”),元素符号Ar。当时发现的氩实际上是氩和其他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因为氩在空气中存在的惰性气体的含量占一定优势,所以它作为惰性气体的表示被发现。半导体制造中氩气用作载气,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环境,提升芯片良品率。
氩是目前工业上应用很广的稀有气体。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在飞机制造、造船、原子能工业和机械工业部门,对特殊金属,例如铝、镁、铜及其合金和不锈钢在焊接时,往往用氩作为焊接保护气,防止焊接件被空气氧化或氮化。在金属冶炼方面,氧、氩吹炼是生产优良钢的重要措施,每炼1t钢的氩气消耗量为1~3m3。此外,对钛、锆、锗等特殊金属的冶炼,以及电子工业中也需要用氩作保护气。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五毒、非可燃的惰性气体,具有惰性的稳定特性,常常被拿来替代空气作为空气的隔离。而且由于气流有冷却作用,焊缝热影响区小,焊件变形小。氩气环境模拟火星大气条件,支持航天器材料环境适应性测试。上海高纯氩气应用
氩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冷却,维持超导磁体低温环境。上海高纯氩气应用
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由氩原子组成。在常温下与其他物质均不起化学反应,在高温下也不溶于液态金属中,在焊接有色金属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可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 。基本性质:1. 物理性质,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约是空气的1.4倍,氦气的10倍。是空气中含量较高的稀有气体。常温下微溶于水,通电后发出蓝紫色光芒。2. 化学性质,氩气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气体,氩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0族,该族元素单质均为稀有惰性气体。上海高纯氩气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