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呈现惰性,但在高温下与氧化合。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时与氢化合成氨。N2+O2→2NO;N2+3H2→2NH3;与卤素不直接化合,而且间接得的卤化物非常不稳定。减压下放电可得到活化的氮。在高温与金属化合生成氮化物(Mg3N2,Cu3N2等)。在1000℃与碳化钙反应生成氨腈钙。微溶于水、酒精和醚。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16.45 ml/100ml,在乙醇中14.89 ml/100m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354 ml/g(0℃),0.01358 ml/g(30℃),0.01023 ml/g(60℃)。毒性,氮气本身无毒且无刺激性,吸入的氮气仍以其原始形式通过呼吸道排出。但空气中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氧气稀释,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高浓度的氮会导致窒息。氮气在食品保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冷冻食品时,氮气可作为保护气体,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普陀区瓶装氮气价位
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空气中约含N2 78% (体积分数)或75% (质量分数) ;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温下,降温可以变为液体,再变为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气分子(N2) 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感谢 @少年去游荡 指出,氮气分子是氮氮三键,输入法没有,请大家以图为准)石墨烯电芯用氮气制造氮气作为自然界中较丰富的气体,承载着生命的重任,为万物生长提供能量。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氮气是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的气体,这是由于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以三键结合,键能很大(946 kJ/mol),因此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与金属反应:在高温、高压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某些金属反应,如镁、钙等,生成相应的氮化物;在常温下与金属锂反应。与氢气反应:氮气也可以与氢气在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NH₃),这是工业合成氨的基础。生成氮氧化物:氮气在放电条件下还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这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①药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②反应原理: (Δ)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③反应类型:固+固→气体;④发生装置:大试管;⑤干燥方法: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形管(不可用浓硫酸、P2O5 和无水CaCl2干燥) ;⑥验满方法: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⑦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⑧尾气处理:用水吸收(用防倒吸装置) 。氨气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可以用于制造尿素、硫酸铵等化肥。此外,氨气还可以用于制造硝酸、氨水等化学原料。氮气在化学合成中具有独特地位。
氮是地球上第30丰富的元素。考虑到氮气占大气量的4/5,即占大气的78%以上,几乎可以使用无限量的氮气。工业常使用分馏液态空气的方法来获得大量氮气。瑞典化学家卡尔·谢勒(Carl Scheele)和苏格兰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在1772年分别发现了氮。牧师卡文迪许和拉瓦锡也在差不多的同一时间单独地获得了氮。Rutherford在他的老师Joseph Black的启发下,研究含碳物质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燃烧后所留下的残余“空气”的性质时,他用KOH除去CO2,从而获得了氮。他认为这是从已燃烧的物质中吸收了燃素的普通空气。有些人不顾A. L. Lavoisier的研究成果,直到1840年还在争论关于氮气的基本性质。氮气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不断揭示着生命奥秘。黄浦区液态氮气化学性质
氮气可作为保护气体,防止金属氧化,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普陀区瓶装氮气价位
储存与运输,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方法: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总之,氮气的性质和用途非常普遍,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普陀区瓶装氮气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