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装配和调试。装配:按照模具装配图将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包括定模与动模的装配、导向定位部件的安装、顶出机构的装配、浇注系统的安装等,确保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合理,运动顺畅。调试:将装配好的模具安装在压铸机上,进行试压铸,通过调整压铸工艺参数(如压射压力、压射速度、模具温度等),观察压铸件的质量,如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等,对模具进行必要的修整和调整,直至生产出合格的压铸件。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如氮化处理,可增强压铸模具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提升其综合性能。精密压铸模具厂家
模具结构设计原则刚性与稳定性: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承受压铸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力。这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和结构形式,合理布置加强筋和支撑柱。例如,采用强高度的工具钢作为模具主体材料,并在关键部位增加厚度或设置加强框,可以提高模具的整体刚性。易加工性与装配性:设计的模具应便于加工制造和装配调试。尽量简化模具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复杂形状和细小部件。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密封良好,又要方便拆卸和维护。例如,采用标准化的紧固件和定位元件,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可靠性与寿命: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需要考虑磨损因素和疲劳破坏的可能性。选用耐磨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易损件,如型芯、浇口套等;优化模具的工作条件,降低工作温度和应力集中程度。此外,还可以采取表面处理措施,如氮化、镀铬等,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抗腐蚀性。广东自动压铸模具批发模具表面涂层技术采用TiN/CrN复合涂层,耐磨性提升3倍。
顶出机构用于在开模后将凝固成型的压铸件从动模(或定模)型腔中推出,主要由顶针、顶针板、顶板、顶杆和复位杆等组成。顶针:直接与压铸件接触,在顶出动力的作用下将压铸件顶出,顶针的数量和分布根据压铸件的形状和大小确定,以保证压铸件受力均匀,避免变形。顶针板和顶板:用于安装顶针和传递顶出动力,通常由两块板组成,中间通过螺栓连接。顶杆:连接顶针板与压铸机的顶出机构,将压铸机的顶出力传递给顶针板。复位杆:在合模过程中,使顶针板和顶针回到初始位置,确保模具正常闭合。
排气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型腔内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排气槽的位置应设置在型腔的***填充部位、拐角处、深腔部位等容易聚集气体的地方。排气槽的宽度和深度需根据金属液的种类和模具材料确定,一般宽度为 5-20mm,深度为 0.05-0.15mm,同时排气槽应与大气相通,避免气体在模具内部积聚。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排气困难的型腔,可采用排气针、排气块等辅助排气装置。冷却系统的设计旨在加快金属液的凝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压铸件冷却均匀,减少内应力。冷却水道应靠近型腔表面,均匀分布在型腔周围,水道与型腔表面的距离一般为 15-30mm。水道的直径根据模具的大小和冷却需求确定,通常为 8-16mm,同时应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保证冷却水的循环流动。对于局部厚大的压铸件部位,可设置单独的冷却镶块,增强冷却效果。模具分型面采用电火花加工,配合研磨工艺达到镜面级配合精度。
自动压铸模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功能部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金属零件的压铸成型过程。在压铸过程中,型腔内的空气以及金属液挥发产生的气体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压铸件出现气孔、缩孔、浇不足等缺陷,因此排气系统是自动压铸模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排气系统通常由排气槽和排气孔组成,排气槽开设在型腔的***填充部位或分型面上,宽度一般为 0.2-0.5mm,深度为 0.05-0.15mm,既能排出气体,又能防止金属液溢出。对于复杂型腔,还可在适当位置设置排气针或排气块,增强排气效果。模具加热系统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实现局部温度精细控制。河南精密压铸模具哪家好
压铸模具需配置模具保护电路,防止合模时异物损坏型腔。精密压铸模具厂家
浇注系统是将熔融金属液从压铸机的压射室引入模具型腔的通道,其设计合理性对金属液的填充速度、流动状态、排气效果以及压铸件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浇注系统主要由浇口套、主流道、分流道和内浇口组成。浇口套:连接压射室与主流道,引导金属液进入模具。主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浇口套到分流道的主要通道,通常设计成圆锥形,便于金属液流动和开模时凝料的取出。分流道:将主流道中的金属液分配到各个内浇口。内浇口:是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通道,其形状、尺寸和位置直接影响金属液在型腔内的填充情况,常见的内浇口形式有薄片式、侧浇口、环形浇口等。精密压铸模具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