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区向客户展示了勃肯特机器人系列产品应用演示及迷你生产线的模拟。其中,勃肯特新研发的双离心圆盘抓取空瓶上料演示以及玻璃瓶转线演示都引起了参观者强烈的兴趣与反响,自主研发的双离心圆盘抓取配合全新串并混联五轴机器人上料,能够有效减少瓶身因上料过程产生的磨痕刮痕,在降低成本、防磨损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全新方案。“我们产品的发展就是与客户产线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改进和迭代中成就了现在大负载、高速度、高精度的产品。”勃肯特销售总监王晓军这样说到。勃肯特机器人致力于提供 机器人,欢迎您的来电!南京串并混联5轴机器人
在各种各样的并联机器人种类中,存在一类由外转动/移动副驱动、含平行四边形支链的并联机器人(又称为并联机械手)。这类机器人因可将驱动装置布置在静平台(机架)上,而且从动臂多采用轻质细杆制作而成,故末端动平台可获得很高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特别适合于高速物流生产线上物料的分拣、搬运和抓放等操作,因此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而高速并联机器人的研究,比较早追溯到Clavel博士于1985年发明的Delta机械手。该机器人主动臂由外转动副驱动,从动臂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末端执行器可在工作空间内实现3维高速平动。而且,在静、动平台间加装两端带有虎克铰链的可伸缩转轴,可实现末端执行器绕动平台所在平面法向的单自由度转动,从而完成对标的物的抓放动作。高精度并联机器人生产厂家勃肯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机器人本体及高速高精度自动化解决方案,欢迎您的来电哦!
根据并联机器人的自由度数,可以分为:自由度并联机构。2自由度并联机构,如5-R,3-R-2-P(R表示旋转,P表示平移)。平面5杆机构是比较好典型的2自由度并联机构,这类机构一般具有2个平移自由度。自由度并联机构。3自由度并联机构种类较多,形式复杂,一般有以下形式,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如3-RRP机构、3-RPR机构、它们具有2个旋转自由度和1个平移自由度;3维纯平移机构,如StarLike并联机构、Tsai并联机构,该类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都很简单,是一种应用很比较广的3维平移空间机构;
工厂采用先进MES系统,运用互联网和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工厂内所有设施、设备与资源(机器、AGV、产品等)的互通互联;其生产线的特殊之处在于,所有工位环节都有一个RFID识别码并配备监控,能同沿途关卡自动“对话”。每经过一个生产环节,读卡器会自动读出和录入相关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生产效率,实现自主查询、追溯每一台机器人的生产过程,合作客户也可通过实时共享参与到产品“智造”全过程。生产车间配备多台大型进口机床设备,对原材料进行时效处理、精细处理理等多项特殊处理,装配工序采用AGV运输关键部件,每台产品在安装完成后,均由AGV小车自动装运送往产品检测区进行角度、速度、精度、温升等性能测试、系统通过自动记录本体在120次/min、140次/min、160次/min、180次/min、200次/min、220次/min的及制动电阻的温升、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数据,做出对于本体每个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预测,检测合格后才可放入库。产线能在20分钟内完成对一台机器人本体的生产装配,其产能预计可达到5000台/每年。勃肯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机器人本体及高速高精度自动化解决方案,竭诚为您服务!
据统计,国内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95%的时间用于存储、装卸、等待加工和输送。从产品成本分析来看,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足生产成本的10%,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下降,而储存、运输所占费用却占生产成本的40%。在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单元工艺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应该说很难再提高效率了。而生产物流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近年来,生产物流自动化成为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而物流机器人在生产物流升级优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物流自动化系统中,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各显其能,如AGV自动搬运机器人、码垛拣选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拣选、自动包装机器人应用越来越较为广,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企业投资回报率不断提高。勃肯特机器人按需定制。南京并联四轴机器人***选择
勃肯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机器人本体及高速高精度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有想法的可以来电咨询!南京串并混联5轴机器人
勃肯特董事长王岳超就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一是镇江新工厂的投建;二是市场布局的完善,实现从小批量到大批量的过渡;三是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这三个目标勃肯特都已经完成。“今年的整体运营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镇江工厂的投产为公司整体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王岳超说。“与时间赛跑”的勃肯特一直秉承做世界前列的并联机器人的理念,而从勃肯特的整体布局来看,可以归纳为“一二三”:一个并联产业生态;硬件和软件两个创新战略;新材料、新结构、新应用三个突破方向。南京串并混联5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