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酱香型白酒呈色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只有贮存年份一项。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原料:酱酒原料高粱中含有的花黄素在酿酒过程中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分解,导致酒体呈微黄透明;勾调:酱香型白酒的关键秘籍在于勾调,讲究“以酒勾酒”。随着不同年份、轮次、风格的酒体相互融合,成酒在诞生迷人风味的同时,色泽也会受到老酒的影响而呈现出微黄的状态;时间:一般而言,酱酒的基酒至少需要经过三年的贮存才能够进入勾调环节,在长期贮存期间,色泽也会略微加深。酱酒具有酱香四溢、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等特点。原浆茅香型白酒酿造厂家
酱香型白酒蕴含的茅台镇地域原生态文化: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成了空气湿度适中、风速小、日照短、霜期短、温差小的特殊自然环境,被誉为酿造美酒的好地方。黔北名镇茅台镇,也极具历史文化底蕴,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今有“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壮举。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促使茅台镇的酿酒技艺得到鼎盛发展,并世代传承和弘扬。而今,从这里走向全国的酱香型白酒填补了国内中低端酱香酒的市场空白,广受普通老百姓家庭青睐。原浆酱酒销售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尚且没有定论。
酱香型白酒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有润粮的时候加水,之后的工艺中都不再加水。下窖的时候在窖底、窖壁,酒醅内喷洒尾酒,用来调节糟醅的水分。酱香型白酒5公斤粮食才出1公斤酒,其它香型的白酒2公斤粮食就能出1公斤酒,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较低。酱香型白酒生产大曲的用量为1:0.9,就是1公斤的高粱要用0.9公斤的大曲,是所有白酒中用曲量较大的。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糖化发酵剂,也是酱香型白酒酱香的重要来源。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浓度是53°,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缔结合牢固,有利于长时间的储存。
酱香型白酒怎么酿造?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原料主要选用本地糯高粱——红缨子,红缨子高粱,俗称红粱,它生长在高山坡地、乍寒乍暖,不怕风霜,颗粒大而饱满,淀粉高而富含氨基酸,能经受多次蒸煮,特别适合酿酒,正是由于红粱有了如此特性,才能成就了黔北酱香白酒的灵魂工艺。酱香型白酒的酿制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生产工艺十分复杂,生产周期较长,一般分为: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个环节。整个生产周期为一年,端午踩曲。酱香型白酒以“12987”工艺酿造,从重阳润粮开始,还会在端午节左右手工制曲,整整一年蒸煮九次,再取酒七次后盘勾封坛入存至少三年以上,比较后精心勾调再储存一年左右,杂味就没有了,陈香会慢慢出来。完整算下来五年的周期,天人共酿,让酱酒健康醇香。传统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简称为“987”生产工艺,即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酱香型白酒轮次酒的特征:第1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5%,无色透明且没有悬浮物,闻香有酱味和生粮食味,口感略酸涩,后味较苦。第二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9%,无色透明且没有悬浮物,闻香有酱味、微甜,口感略酸涩,后味干净。第三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23%,无色透明且没有悬浮物,闻香有明显的醇和酱香味,后味干净,度数在53.5%VOL左右。第四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22%,无色透明且没有悬浮物,闻香酱味突出且醇和,后味绵长,度数在52.5%VOL左右。第五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18%,颜色微黄,闻香酱味突出,后味绵长且带些许焦糊味,度数在52.5%VOL左右。第六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13%,微黄、透明、没有悬浮物,闻香酱味明显,后味绵长带焦香,度数在52%VOL左右。第七轮次酒:出酒率控制在10%,颜色微黄且没有悬浮物,闻香酱味很明显,后味绵长且焦糊香浓郁,度数在52.5%VOL左右。要想将茅台酒存储好,尤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密封保存。贵州怀仁原浆老酱白酒代理
大多数酱香型白酒是纯粮酿造自然发酵的天然产品,它不添加任何香味成分。原浆茅香型白酒酿造厂家
酒文化——酱香型白酒:白酒是除了果酒、米酒以外所有中国酒的统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酒主要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五大香型。按照酱香型白酒的国标要求,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要严格遵循"一二九八七"的工艺流程。酱香型又被称之为茅香型,以蜚声中外的茅台酒为典范,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又不出头。近几年来,酱香型白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每次少喝一点,喝酒喝高度的酱香酒",成为很多饮酒人士的选择。原浆茅香型白酒酿造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