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明圣钛钛白粉实现“高效能+低排放”双赢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在“双碳”目标纵深推进与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当下,钛白粉行业正遭遇“产能过剩”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挤压。作为钛白粉领域的深耕者,江苏明圣钛化工凭借对生产全链条的技术重构,打破“高效能必高排放”的行业桎梏,让钛白粉产品既保持性能优势,又实现环保指标突破,为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走进江苏明圣钛化工的生产厂区,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化工企业的烟囱与排污口,而是整洁的封闭式厂房与环绕厂区的绿化景观。步入重要生产车间,更是颠覆了人们对钛白粉生产的固有印象:全自动化流水线沿着预设轨道平稳运转,钛矿粉、硫酸等原料通过密闭管道准确输送至反应釜,全程无粉尘外溢;车间顶部的智能新风系统与废气收集装置同步运行,将生产中产生的微量酸性气体实时抽离、净化;地面铺设的防腐蚀、防渗漏涂层,搭配地下全覆盖的废水回收管网,从源头杜绝污水泄漏风险。

 

这一系列“绿色场景”的背后,是企业对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多方面更新,其主要在于自主研发的“低温催化反应技术”。在钛白粉制备的关键环节——酸解与水解中,传统工艺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反应,不仅能耗高,还会产生大量酸性废气与未充分反应的残渣。而明圣钛化工的“低温催化反应技术”,通过添加自主研发的复合催化剂,将酸解反应温度从传统的200℃以上降至120-150℃,同时将水解反应时间缩短20%。这一技术改进带来双重效益:一方面,反应效率提升15%,产出的钛白粉产品白度稳定在95%以上,遮盖力达到28g/m²,分散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能满足高质量涂料、食品包装级塑料等对钛白粉性能的严苛要求;另一方面,能耗与排放大幅降低,数据显示,该技术每年可减少近30%的标准煤消耗,相当于每年减少约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酸性气体排放量较国家标准降低40%,彻底摆脱传统工艺“高能耗、高污染”的标签。

 

在废水处理环节,江苏明圣钛化工同样构建了“零浪费”的循环体系。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先经车间预处理池调节pH值,再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通过“中和沉淀-膜过滤-离子交换”三级处理工艺,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杂质,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工业循环用水标准,重新用于原料稀释、设备冷却等环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高达90%以上。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干燥、煅烧后可回收其中的钛元素,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生产,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每年可减少固废排放量约500吨。

 

除了生产端的技术突破,江苏明圣钛化工还将绿色理念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准确匹配下游企业的环保需求。针对涂料行业对“低污染、易施工”原料的追求,企业对钛白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添加特殊包膜剂,提升产品在涂料体系中的分散性,减少施工时的搅拌时间与涂料损耗;针对塑料行业对“环保无毒”的要求,其生产的钛白粉经过严格的重金属检测与提纯工艺,能适配食品接触级、医用级塑料的生产标准。某大型涂料企业负责人反馈,使用明圣化工的钛白粉后,内墙涂料的施工效率提升20%,每平米涂料用量减少5%,且终端产品的环保属性得到市场认可,订单量同比增长15%;某塑料企业也表示,该钛白粉产品让其生产的食品包装材料顺利通过客户的环保审核,成功打开高质量市场。

 

从工艺革新到循环体系构建,再到产品场景适配,江苏明圣钛化工用实践证明,钛白粉行业的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就能实现的“双赢题”。未来,企业还将投入更多研发资金,探索“光伏供电+钛白粉生产”的能源协同模式,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针对新能源电池材料、高质量陶瓷等领域,研发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的特种钛白粉产品,持续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