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绿电直连” 政策推动下,智算中心如何通过 “风光储氢” 一体化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成为行业新探索。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2026 国际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展览会”,将以这一热点为关键,展示零碳能源闭环的落地路径。
风光储氢一体化技术通过四大环节协同:一是分布式光伏、风电提供绿电,某西部智算中心配套 200MW 光伏电站,年提供绿电 1.2 亿度。据测算,该光伏电站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 4.3 万吨,相当于种植 230 万棵成年树木。二是储能系统存储富余绿电,平抑出力波动,保障基础供电。新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 15000 次以上,能量存储效率高达 85%,即使在极端温度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三是电解水制氢,将长期富余绿电转化为氢能,某试点项目采用碱性电解槽技术,年制氢量达 500 吨,制氢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 20%。四是氢燃料电池发电,在风光出力不足时提供应急供电,切换时间<200 毫秒,且发电过程只产生水,真正实现零排放。
展会将展示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风光储氢协同管理平台,基于 AI 算法动态优化各环节运行策略,能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确保能源利用率比较大化;集装箱式电解水制氢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机房周边部署,占地面积较传统设备减少 30%;氢电转换模块,采用新质子交换膜技术,实现氢能高效发电(效率超 60%),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10%。
同期举办的 “中国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大会”,将发布《风光储氢一体化实施指南》,梳理政策补贴与技术标准。现场案例分享显示,某北部智算中心采用该模式后,绿电使用率达 85%,年减碳超 1.5 万吨,还通过氢能外供获取额外收益。据第三方机构评估,该模式使智算中心的 PUE(电源使用效率)降低至 1.2 以下,处于行业领航水平。
对智算中心业主,可通过展会定制符合地域风光资源的一体化方案,专业团队将提供从前期评估、系统设计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服务;对政策制定者,能了解技术落地的政策需求,现场设置政策研讨专区,邀请专业人员与企业人员深度交流;对大众,可通过 3D 互动模型演示理解 “风光如何变成氢能,再为算力供电” 的全过程,直观感受零碳能源闭环的科技魅力。2026 年 6 月上海,这场展会将为智算中心零碳能源闭环提供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