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算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50kW,传统 “风冷 + 交流配电” 组合已难满足需求 —— 风冷能耗占比超 30%,且易导致局部过热。2026 年 6 月 3 日 - 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2026 国际智算中心绿色供配电展览会”,将以 “液冷 + 配电” 融合为关键,展示如何通过技术协同探索高密算力散热与供电难题。
液冷配电融合技术的关键优势在于 “能效双提升”:一是将配电模块与液冷散热系统集成,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40%,某高密智算中心应用后,机房空间利用率提升 60%;二是通过液冷直接冷却供电设备(如变压器、UPS),使其运行温度降低 15℃,寿命延长 3 年;三是实现 “供电 - 散热” 协同控制,根据算力负荷动态调整供电功率与冷却液流量,整体 PUE 降至 1.08 以下。展会将展示前沿融合方案:包括冷板式液冷配电单元,适配 20-50kW 机柜,散热效率较风冷提升 3 倍;浸没式液冷配电柜,支持 100kW 以上极限密度,无局部热点;液冷系统与供配电监控联动平台,实时监测温度与供电参数,自动优化运行策略。
同期举办的 “中国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大会”,将发布《液冷配电融合技术规范》,明确设计、施工、运维标准。现场对比测试显示,传统风冷配电系统在 50kW 机柜负荷下,PUE 达 1.25,而融合方案只 1.06。对系统架构师,可获取不同密度场景的融合方案选型指南;对 IDC 运营商,能测算液冷配电的改造成本与能效收益(通常 3 年收回成本);对关注科技的大众,可通过互动演示理解 “液体如何为算力降温供电”。2026 年 6 月上海,这场展会将为高密智算突破散热瓶颈提供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