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能改造项目推进中,客户总会被各类问题困扰,从“已改造过的区域能否再节能”到“成本与回报是否划算”,每一个疑虑都可能让项目停滞。晶映节能改造**凭借专业方案与定制服务,在一次次客户咨询中,将痛点逐个化解,用实战经验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
痛点一:“已改造区域,还能再降能耗吗?”
“小区、地下车库早就做过节能改造了,18瓦转3瓦、18瓦转4瓦,还能再省吗?”这是客户咨询时常提出的疑问。不少客户认为,完成一次节能改造就已达到极限,再优化空间不大。
针对这一痛点,晶映给出了颠覆性解决方案。我们推出的晶映0-9瓦AI智控无极调光——蓝牙物联网感应款节能方案,打破“改造即终点”的局限——无论是18瓦、16瓦的常亮灯管,还是雷达感应款(18瓦转3瓦、18瓦转4瓦)都能根据实际瓦数匹配适配方案:传统常亮款改造后整体节能率能达到90%以上;传统雷达感应18瓦转3瓦改造后,在原有节能基础上再实现60%以上节能率;让“二次节能”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痛点二:“特殊场景改造,怎么平衡效果与成本?”
客户在特殊场景改造中,常陷入“要效果就超预算,控成本就降品质”的两难。山东某客户办公室改造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原有3根28瓦灯管的嵌入式灯具,若换成常规面板灯,不仅需要定制,单价高达300多元,投资回报期长达2年;若用普通灯管替换,又无法满足照度的需求。
晶映团队从“适配性”与“经济性”双维度出发,给出定制化方案。针对办公室3米左右的层高,推荐36瓦定制面板灯,既能达到高照度标准,又通过批量定制将成本优化;同时为客户算了一笔“长远账”:虽然初期投入比普通灯管高,但按每天10小时使用时长,1年多就能收回成本,且晶映30000小时长寿命,后期维护成本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痛点三:“售后没保障,后期出问题怎么办?”
“其他厂家承诺3年质保,你们能做到吗?”“我们在广西,外地厂家出问题没人上门,你们能及时响应吗?”客户在选择合作方时,售后保障与服务响应速度是重要考量因素。
晶映用“明确质保周期”打破客户顾虑。客户提出问题后48小时内积极响应;晶映坚持“5年实打实质保”,质保期内出现非人为损坏,**更换,避免客户陷入“承诺好听、兑现难”的陷阱。
从“二次节能”突破技术局限,到“定制方案”平衡效果与成本,再到“明确质保周期”解决售后顾虑,晶映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关键,在谈判中直面痛点、化解疑虑。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节能技术与服务体系,为更多客户打造“高节能、低成本、有保障”的节能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