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铝基碳化硅材料应用扩容,集萃智创超声波机床解决加工难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1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铝基碳化硅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逐渐在多个制造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与此同时,该材料的加工难题也成为行业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挑战,而集萃智创研发的超声波机床,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铝基碳化硅是以铝合金为基体,将碳化硅颗粒均匀分散其中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可通过调整碳化硅颗粒的含量、粒径等参数进行定制。从材料性质来看,它兼具铝合金的轻量化与碳化硅的高硬度、高导热性 —— 密度为传统金属材料的 1/3-1/2,能有效降低构件整体重量;导热系数可达 180-250W/(m・K),是普通铝合金的 2-3 倍,可快速导出热量;硬度则稳定在 HV 200-350 之间,耐磨性能优于多数金属材料,在长期使用中不易出现形变或磨损。

在具体指标方面,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铝基碳化硅有着差异化要求。用于电子封装领域的铝基碳化硅,碳化硅颗粒含量通常控制在 50%-70%,热膨胀系数需匹配芯片材料,一般维持在 4-8×10⁻⁶/℃,确保在温度变化时不产生过大应力导致封装失效;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的产品,碳化硅颗粒含量多在 60%-80%,抗弯强度需达到 300-450MPa,抗压强度不低于 500MPa,以承受复杂工况下的力学载荷;而用于精密仪器基座的铝基碳化硅,表面粗糙度需控制在 Ra 0.8μm 以下,平面度误差不超过 0.02mm/m,保障仪器运行时的稳定性。

凭借这些特性,铝基碳化硅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电子领域,它被用于芯片散热基板、功率模块外壳,解决了传统金属散热慢、陶瓷材料易碎裂的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可制造卫星结构件、发动机散热部件,助力装备轻量化与耐高温性能提升;在精密仪器领域,作为机床主轴、检测设备基座的材料,能减少振动对精度的影响;此外,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外壳、动力电池散热板等部件中,也开始出现铝基碳化硅的身影。

然而,铝基碳化硅的加工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难题。由于碳化硅颗粒硬度高、与铝合金基体硬度差异大,传统铣削、钻孔加工中,刀具磨损速度快 —— 加工 100 件产品后,刀具刃口磨损量可达 0.2-0.5mm,需频繁更换刀具;同时,材料易出现 “崩边”“分层” 现象,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常超过 Ra 3.2μm,无法满足高精度需求;更严重的是,传统加工产生的切削力较大,可能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影响构件力学性能,良品率往往不足 60%。

集萃智创的超声波机床则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些问题。该设备将 20-45kHz 高频超声振动技术融入加工过程,使刀具在旋转切削时产生周期性微幅振动,与工件形成瞬时分离状态。这种加工方式能将切削力降低至传统机床的 1/3-1/5,减少碳化硅颗粒对刀具的冲击,刀具寿命延长 2-3 倍;同时,高频振动可避免材料因应力集中出现崩边,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能稳定控制在 Ra 0.8μm 以下,平面度误差小于 0.01mm/m;此外,设备搭载的工艺参数智能调整系统,可根据铝基碳化硅的颗粒含量、厚度等参数,自动优化振动频率、进给速度,确保加工过程稳定,良品率提升至 95% 以上。

目前,集萃智创的超声波机床已在多家生产铝基碳化硅构件的企业投入使用,覆盖电子封装、航空航天部件制造等场景。随着铝基碳化硅材料应用的进一步普及,这类加工装备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从研发走向规模化落地。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