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澎湃向前的如今,数字化转型不再只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5万亿元,数字经济中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数字技术正以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方案推动传统行业提质增效。
01 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紧迫性
当前,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数据显示,全国已有77.4% 的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实施,江苏、安徽等九省超过80%。这一数据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各方面铺开时期。
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培育421家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成62家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比较高水平的“灯塔工厂”。
安徽作为制造业大省,“十四五”以来累计超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至全国第5位。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02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清晰的实施路径。安徽探索出了分类施策的“点、线、面”示范推广体系。
在“点”上创建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推动细分行业企业看样学样;“线”上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面”上引导工业园区实施集群式改造,提升区域共享协作水平。
江阴高新区则采用“三位一体”推进模式,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相融合,部署“智能工厂培育、智能车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等多个专项行动。
阿克塞县实践了“+服务商+企业”三方联动模式,通过精细诊断、“一企一策”定制转型方案,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其业务流程与管理特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03 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展现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安徽古井贡酒通过应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1510”古井5G全连接透明工厂,灌装生产效率提升2.5倍,成品酒外观不良率下降了20.1%。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供应链转型升级,总体实现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30%。
在阿克塞县,中水四局西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PCP管厂完成六大模块数字化改造后,实现了“四个明显提升”:质量管理效率提升,月度产品返工数量由原先约20个降至5个;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内部审批事项平均耗时从3.5天缩短至3小时内。
04 未来展望
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更加深入。江阴高新区计划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统筹推进产品提档、设备更新、数字提升、绿色转型。安徽则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带动,打造纵向连接、横向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累计创建“双跨”平台3家、特色平台22家,均居全国第5位。
业内深耕者表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要点在于将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使实体经济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带来整体运作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仍在持续涌动。安徽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在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各地都在持续奋力奔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将不再局限于生产流程优化,而是向着产业链协同、生态圈构建的方向深化发展。那些早早拥抱数字化的企业已经在这条新赛道上占据了领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