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方便” 贴在电机外壳表面
避坑指南:优先将热保护器嵌入绕组内部(如 PTC 元件直接埋入线圈);若为外置式(如双金属片),需紧贴绕组端部或铁芯位置,并用导热硅脂填充间隙,减少测温误差。
安装在通风良好或热源干扰处
避坑指南:远离强气流和外部热源,选择电机温度比较高且**能**绕组真实温度的区域(如三相电机的 U 相绕组端部)。
忽视振动环境的固定问题
避坑指南:使用耐高温扎带、紧固支架固定,双金属片型需确保触点压力不受振动影响,电子型传感器线缆需做防振耐磨处理。
导线线径与额定电流不匹配
避坑指南:根据电机额定电流选择导线(如 10A 以下用 1mm²,10~20A 用 1.5mm²),并确保端子压接牢固,避免虚接打火。
将保护器接在 “零线” 而非 “火线”
避坑指南:严格按照 “火线进保护器、出线接电机” 的原则接线,确保保护动作时电机完全断电。
电子型保护器未接辅助电源
避坑指南:核对产品说明书的电源参数,单独布线并做好绝缘,避免与电机主回路共线产生干扰。
用小功率保护器搭配大功率电机
避坑指南: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应≥电机额定电流的 1.2~1.5 倍(具体看电机启动方式,如重载启动需选更高倍数),同时核对分断能力(如是否能承受电机启动瞬间的浪涌电流)。
变频电机误用普通热保护器
避坑指南:选择带 “抗谐波干扰” 功能的**热保护器,或采用温度检测为主、电流检测为辅的复合保护模式。
双金属片型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
避坑指南:高速、精密或高危场景(如新能源汽车电机)优先选电子型或 PTC 型(响应时间≤1 秒),确保快速切断电源。
忽视环境温度对保护阈值的影响
避坑指南:根据工作环境温度修正保护阈值(如环境温度 30℃时,将保护器设定值降低 5~10℃),或选择带温度补偿功能的电子型产品。
位置上:贴近热源、远离干扰、固定牢固,确保测温真实;
接线上:线径匹配、火线串联、电源合规,杜绝安全隐患;
兼容性上:根据电机功率、类型、环境选对保护器,必要时进行实测验证(如模拟过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