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精密化的发展趋势下,防护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作为电子连接部位绝缘、密封、防腐的主要部件,双壁热缩套管凭借 “加热收缩 + 热熔胶密封” 的双重特性,已成为通信、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配套材料。近期,专注于热缩新材料研发的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推出具备低烟无卤、耐高温、强密封性能的新一代双壁热缩套管,进一步拓宽了其在高要求场景中的应用边界。
新一代双壁热缩套管在材质配方上实现重要突破。传统双壁热缩套管多采用普通聚烯烃基材与热熔胶复合结构,在高温(125℃以上)或恶劣环境下易出现收缩不均匀、胶层流淌等问题。此次升级的产品以改性聚烯烃为基材,通过引入纳米级阻燃剂与抗氧剂,使套管的耐温等级提高至 150℃,连续使用温度范围覆盖 - 55℃至 150℃,可适应汽车发动机舱、新能源充电桩等高温工作环境。同时,套管内壁的热熔胶层采用多元共聚物配方,熔融温度控制在 80-100℃,加热收缩时能快速填充连接间隙,形成 360° 全包裹密封层,防水等级可达 IP67,有效抵御潮湿、盐雾、化学腐蚀等外部侵害,解决了传统产品在户外或高湿场景中密封性能不足的痛点。
在工艺制造环节,该双壁热缩套管采用 “双层共挤 + 精确交联” 生产工艺。通过优化挤出模具结构,实现基材与热熔胶层的同步挤出,确保两层材料结合紧密,避免收缩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交联工序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精确控制辐照剂量(10-15Mrad),使基材分子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收缩率稳定在 2:1 至 4:1 之间,满足不同规格电子元器件的包覆需求。此外,生产过程中引入在线厚度检测与收缩性能测试系统,每批次产品需经过 100% 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及热收缩试验,确保套管的壁厚偏差≤0.05mm,收缩均匀性误差≤5%,产品合格率稳定在 99.8% 以上,达到行业前沿水平。
从应用场景来看,新一代双壁热缩套管已在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通信行业,用于 5G 基站射频模块的电缆连接防护,套管收缩后能有效减少信号干扰,同时抵御户外风雨侵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汽车电子领域,适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连接防护,满足车载电子对耐高压(3000V 以上)、抗老化的要求,通过了 ISO 6722 汽车线束标准测试;在消费电子领域,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内部排线固定与绝缘,薄壁型套管(壁厚 0.2mm)可在狭小空间内实现精确收缩,不影响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布局。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双壁热缩套管的性能需求将持续升级。未来,相关企业还将围绕 “轻量化、多功能化” 方向展开研发,如开发具备导电、导热功能的复合双壁热缩套管,进一步拓展其在精密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级领域的应用,为电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可靠的防护解决方案,而双壁热缩套管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挥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联系人:
联系手机: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主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