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知识产权视角解析商标侵权新形态
一、商标侵权的“隐蔽化”趋势:从仿冒到关键词引流
传统商标侵权多表现为直接的仿冒行为,而互联网发展使商标侵权形式日趋隐蔽。部分网店经营者认为,只要未在商品上直接使用他人商标,就不构成侵权,这种认识存在明显误区。
将他人注册商标设置为搜索关键词,这种看似合理的引流方式,实际上可能触及法律底线。近日,深圳一网店经营者因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精品烤鱼炉”时采取此类操作,被认定构成侵权。
二、典型案例解析:关键词引流被认定不正当竞争
在该案中,涉事网店经营者不仅在商品展示图片中使用认知餐饮品牌“某鱼”的注册商标,还将“某鱼”设置为平台搜索关键词,意图借助该品牌商誉吸引消费者关注。
经查证,“某鱼”是餐饮服务领域的认知商标,而烤鱼炉作为该品牌餐饮服务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二者属于关联领域,存在特定竞争关系。权利方发现上述行为后,通过证据固定,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定:网店经营者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权利方经济损失3000元。尽管赔偿数额不大,但此案的警示意义明显——商标侵权认定已不限于传统形式,关键词使用行为同样纳入法律规制范围。
三、专业机构建议:网店经营中的商标风险防范
针对此类新型商标侵权行为,江西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发表专业观点,提醒广大市场主体:在选择和使用搜索关键词时应严守法律边界,避免直接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特别是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商标。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企业试图通过攀附认知品牌、搭便车、蹭热度等不当方式获取竞争优势,终将面临法律制裁。与其冒险使用他人商标关键词,不如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构建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 江西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特别提示:商标使用事关企业合法权益,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如遇商标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机构,有效防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