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十几万装修的新房,还没住一天,就因为一幅装饰画要铲墙重刷,太糟心了!”2024年10月24日,消费者赵先生(化名)通过黑猫投诉平台发起**,称其5月购买的装饰画因背板防潮不合格发霉,导致新装修房屋墙面被污染,修复费用达750元。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因装饰画质量问题引发的墙面损坏投诉并非个例,低价装饰画的“防潮短板”正成为家居消费中的隐形陷阱。
据赵先生介绍,他为新房软装在淘宝平台某店铺下单了一幅尺寸为120cm×80cm的风景主题装饰画,总价298元。“当时看图片款式好看,价格也便宜,就直接买了,没多想材质问题。”赵先生说,由于房屋处于装修收尾阶段,装饰画悬挂在客厅沙发背景墙后,他便很少再去现场,直到10月中旬准备通风散味时,才发现墙面出现异常。
“进门就看到挂画的地方有一大片黑绿色霉斑,蔓延范围比画框还大一圈,乳胶漆都鼓包了。”赵先生回忆,他立即取下装饰画检查,发现画框背面的密度板已经受潮发黑,边缘甚至能摸到潮湿的霉点,“肯定是画先发霉,然后潮气和霉菌渗到墙面上了”。随后,他联系装修公司上门检测,施工人员表示,墙面霉斑已渗透至乳胶漆底层,需整体铲除受损区域腻子层,重新刷涂防潮底漆与乳胶漆,核算修复费用为750元。
“我找商家协商,他们一开始说‘是房屋潮湿导致发霉,和产品无关’,后来又只愿意赔偿50元,连修复费用的零头都不够。”赵先生无奈表示,多次沟通无果后,他只能通过投诉平台提交证据,包括装饰画发霉照片、墙面受损视频及装修公司的修复报价单,“希望能讨个公道,也提醒其他消费者别踩坑”。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2024年以来,关键词“装饰画 墙面发霉”的投诉记录已超30条,涉及多个电商平台的中小商家,投诉问题集中在“背板无防潮处理”“发霉导致墙面损坏”“商家拒绝赔偿”等。其中一位消费者在投诉中提到,其购买的装饰画*悬挂3个月,就导致卧室墙面出现直径约20厘米的霉斑,“商家说‘正常现象’,让我自己用除霉剂处理,可墙面已经留印了,根本擦不掉”。
为何低价装饰画易引发发霉问题?从事装饰画生产的业内人士李先生向记者揭露了行业潜规则:“市面上售价低于300元的大幅装饰画,为控制成本,大多用的是普通密度板或劣质纤维板做背板,这类板材本身吸水性强,且不会做防潮涂层或封边处理。”他解释,装饰画悬挂后与墙面形成密闭空间,若室内通风不佳或湿度稍高,板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潮气,逐渐滋生霉菌,“霉菌会顺着板材与墙面的缝隙扩散,尤其是新装修房屋墙面乳胶漆未完全干透时,更容易被污染”。
记者走访本地家居市场发现,正规品牌的装饰画在背板材质上有明显差异。某**家居品牌导购员展示,其售价500元以上的装饰画,背板多采用防潮密度板或实木多层板,表面贴有防水膜,边缘做了封边处理,“虽然成本比普通板材高30%左右,但能有效防止受潮发霉”。而在小商品市场的廉价装饰画摊位,记者看到,多数产品背板为裸露的普通密度板,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表面粗糙,且无任何防潮标识。
针对此类消费纠纷,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消费者能证明墙面发霉确由装饰画质量问题导致,商家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墙面修复费用及装饰画的退换货费用。”王艳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应优先选择标注“防潮背板”的产品,保留购物凭证与产品说明,出现问题后及时固定证据,必要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