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眼可见的直观判断
1. 清澈度
合格:水质清澈见底,站在池边能清晰看到池底排水口或泳道线。
不合格:水体浑浊、发白或泛绿,甚至看不到水下1.5米处的物体。
2. 颜色与泡沫
合格:水体呈现透亮的淡蓝色(瓷砖反射色),无异常漂浮物。
不合格:
发绿(可能藻类滋生)
发白(消毒剂过量或絮凝剂使用不当)
水面持续堆积泡沫(有机物污染,如汗液、尿液未及时分解
3. 气味
合格:轻微氯味(类似自来水),无刺鼻感。
不合格:
强烈刺鼻氯味(氯胺过多,说明消毒副产物超标);
霉味或腥味(微生物污染)。
二、查看场馆的硬件与管理
1. 水质监测设备
正规场馆应在显眼处公示实时水质数据(余氯0.3-1.0mg/L,pH值7.2-7.8)。
观察是否配备自动加药系统或人工检测记录(每小时测1次余氯)。
2. 循环过滤系统
询问泳池每日循环次数(国家标准≥4次/天),小型泳池应24小时持续过滤。
3.卫生细节
强制淋浴区是否启用(减少入池污染物);
浸脚池余氯是否达标(5-10mg/L,水应清澈流动);
是否要求戴泳帽(减少毛发堵塞过滤器)。
三、官方检测与用户反馈
1. 查看检测报告
要求场馆出示近期卫生部门水质抽检报告(重点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等指标)
商业综合体泳池通常有第三方检测公示(每月1次)。
2. 用户体感反馈
游泳后皮肤是否干燥发痒(可能pH值失衡或消毒剂过量);
眼睛是否有明显刺痛感(氯胺超标常见症状)。
3. 观察维护频率
优良场馆会定时清理水面漂浮物(至少每小时1次);
闭馆后可见吸污作业(池底无沉淀物)。
四、简单自测方法
余氯试纸:网购泳池测试试纸,测余氯是否在安全范围。
硬币测试:将硬币投入池底,站在泳池一端若能看到即说明清澈度合格。
纸巾擦拭:用白纸巾擦拭池壁,无滑腻感为佳。
提示:儿童泳池、温泉池因水温高更易滋生细菌,需更高标准的消毒和换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