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灯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设备。当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它能为人们指引安全的疏散路线,其安全标准至关重要。近日,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对应急疏散灯的安全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发光性能标准严格
应急疏散灯的重要功能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清晰可见的照明和指示。因此,其发光性能有着严格标准。在正常供电中断时,应急疏散灯应能立即自动切换到应急照明状态,且亮度要达到规定要求。一般来说,疏散走道的地面很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很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这样的亮度标准能确保人们在紧急疏散过程中看清周围环境和疏散指示标志,避免因视线不清而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
持续供电时间有保障
应急疏散灯的持续供电时间是衡量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建筑对应急疏散灯的持续供电时间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其应急疏散灯的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1.5小时;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1.0小时;其他建筑的持续供电时间则不应少于0.5小时。充足的持续供电时间能保证在较长时间的紧急情况下,疏散灯始终正常工作,为人员疏散提供持续的指引。
安装位置科学合理
应急疏散灯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且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在安全出口上方、楼梯口、消防电梯前室等位置也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科学合理的安装位置能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疏散方向,提高疏散效率。
质量与认证要求高
应急疏散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产品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达到国家标准。同时,生产企业应具备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保证每一台应急疏散灯都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和实际使用的考验。
应急疏散灯的安全标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市场上的应急疏散灯都符合标准要求,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