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磁芯技术,存在哪些技术创新方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6
近年来,传感器磁芯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成果,技术突破与市场发展呈现出相辅相成的态势,为众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技术创新方面,武汉飞沿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技术展示了一种分体式磁芯结构,将传统整体式磁环分解为两个单独组件,即前面磁环和第二磁环。前面磁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固定在前面壳体的固定槽内,第二磁环则以可滑动方式置于第二壳体的放置槽中,并通过弹片机构实现动态压力调整。这种设计允许磁芯安装的偏差从传统要求的 ±0.05mm 放宽至 ±0.2mm,不仅降低了生产难度,还避免了磁芯挤压损坏的风险。实验表明,在 10kHz 高频工况下,该传感器磁芯结构的磁通均匀性提升超过 30%,为电流检测精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三角形定位块与卡槽结构配合的精密定位机构,实现了亚毫米级的对位精度,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材料选择上的协同优化也至关重要。磁芯端面经过平面化处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Ra0.8 以下,有效降低了磁路闭合时的气隙影响;采用高导磁合金材料制作的基座,形成了有效的电磁屏蔽层,将外部磁场干扰降低 40% 以上;磁芯材料与壳体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精密匹配(差异 < 0.5×10⁻⁶/℃),确保了在 - 40℃至 125℃工作温度范围内磁路的稳定性。
在市场规模上,中国磁传感器行业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从 2018 年的 37.1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99.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87%。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持续需求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磁传感器用于电池管理、电机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关键部件,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智能家居市场的兴起,也使得磁传感器在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等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非常广。
不同类型的磁传感器也在各自领域展现出优势。霍尔传感器凭借稳定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30.1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65.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3.84%。磁阻传感器随着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求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6.6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33.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0.96%。其中,各向异性磁阻(AMR)传感器和巨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而隧道磁阻传感器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的推动下,从 2017 年的 1.4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3.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6.07%。
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也动作频频。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 “一种用于探针式闭环磁通门传感器的新型磁芯及线圈结构” 技术,通过采用成本较低的铁氧体材质主磁芯和纳米晶材料的磁探针部件,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或提升性能。南京普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 “一种开环式传感器磁芯的引脚连接结构” 技术,通过优化设计提升了磁芯与引脚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申请了 “一种磁传感器中非晶磁芯磁滞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能够从生产源头筛选出传感器零点磁滞大的非晶磁芯,提纯原材料质量。芯森电子则发布了 AN1V 系列微型霍尔电流传感器新品,采用全新磁芯材料与二次注塑成型技术,满足了大电流测量需求并缩小了外壳尺寸。
传感器磁芯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而市场的持续增长又反过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循环。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应用的不断拓展,传感器磁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