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我国成品油市场呈现出产销双降的态势,这一变化背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汽油市场受新能源车普及、轨道交通扩容、共享出行覆盖及生物燃料替代多重因素影响,消费量降幅达 1.25%;柴油市场消费量收缩更为明显,同比下降 4.86%;而航空煤油则受益于民航业复苏强势反弹,实现 5.06% 的同比增幅。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成品油消费还受到世界经济及能源形势变化的深度影响。2024 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暖,但受全球市场波动与能源结构转型影响,中国成品油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2024 年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深度博弈,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作用,原油价格呈现波动性下降。
未来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地缘演变、全球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全球货币市场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的变化趋势和总体水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认为,总体而言,2025 年全球石油价格可能处于震荡下行态势,总体上趋于低迷,全年平均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 2024 年,有可能在 55 美元 / 桶至 75 美元 / 桶的区间波动。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势头也将放缓,预计 2025 年全球成品油需求将进入增长尾声。从我国情况看,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2023 年中国成品油消费达峰,2024 年转为负增长,2025 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降幅将继续扩大。成品油的行业结构性调整已不可避免,未来综合服务站数量有望增加,形成多能供应新格局。
面对新能源的冲击以及全球能源形势的变化,我国成品油市场正积极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