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部长期劳损,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引起的疾病。早期信号往往隐匿,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抓住以下特点,就能精细识别:早期信号1:特定区域的“麻木、刺痛”感正中神经负责支配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半(靠近拇指的一侧),这一区域是早期症状的“重灾区”。
· 表现:常感觉手指(尤其是拇指、食指)麻木、刺痛,或有“蚂蚁爬”“烧灼感”,偶尔波及手腕或前臂。
· 特点:早期症状多为“间歇性”,比如长时间用鼠标/键盘后出现,休息几分钟可缓解;或在做家务(如拧毛巾、提重物)、抱孩子时诱发。早期信号2:“夜间麻醒”或“清晨僵硬”这是腕管综合征的特征性早期表现之一,与睡眠时手腕姿势有关(如弯曲或受压)。
· 表现:夜间睡觉时突然因手指麻木、刺痛醒来,需要甩甩手、搓搓手才能缓解;或清晨醒来时手指僵硬、活动不灵活,活动后逐渐减轻。
· 原因:睡眠时腕部肌肉放松,腕管空间变窄,正中神经受压加重,导致症状显现。早期信号3:“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规律早期症状与腕部“过度使用”直接相关,呈现明显的“劳损-缓解”波动。
· 场景:连续打字、用鼠标1~2小时后,手指麻木、手腕酸痛感明显;停止工作、放松手腕(如自然下垂、轻轻按摩)后,10~15分钟内症状减轻或消失。
· 注意:如果发展到“休息时也持续麻木疼痛”,说明神经受压已较严重,不属于早期信号了。早期信号4:精细动作“不灵活”或“无力”正中神经受压会影响手部小肌肉功能,早期可能表现为精细动作协调性下降。
· 表现:扣纽扣、系鞋带、拿笔写字时感觉手指“不听使唤”;或用筷子夹菜、拿小物件(如钥匙、硬币)时偶尔掉落;拧瓶盖时觉得“使不上劲”。
· 特点:早期症状轻微,容易被误认为“疲劳”,但如果频繁出现,需警惕神经受压。关键区分点:症状“局限于腕部及特定手指”早期识别时,需注意症状范围——只局限于腕部和正中神经支配的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等),一般不会波及整个手掌或手背,也很少伴有颈肩痛、手臂大范围麻木(若有颈肩痛+上肢麻木,需警惕颈椎病,而非“鼠标手”)。总结:出现这些情况,提示“鼠标手”早期来袭
✅ 拇指、食指、中指频繁麻木、刺痛,尤其用鼠标/键盘后加重;
✅ 夜间因手指麻木醒来,甩甩手才能缓解;
✅ 手腕酸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 扣纽扣、写字等精细动作变得不灵活。
广州中兴运动损伤专科医院(简称中兴医院)是广东省二级专科医院,中兴医院在继承牛氏中医正骨疗法的基础上,贯彻“整合医疗”理念,构建了传统中医正骨、现代骨科诊疗、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有机融合的三大技术体系,能为就诊患者提供集预防、评估、诊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医院年均接诊量十多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粤港澳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