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遵循风量与换气次数标准
不同等级实验室需满足对应的换气要求:普通生物实验室每小时换气 8-12 次,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不低于 12 次,BSL-3 实验室则需达到 15-20 次。同时,必须保证排风总量大于送风总量,使实验室维持稳定负压(污染区相对室外压差不小于 - 30Pa,重心区域与相邻区域压差不小于 - 15Pa),通过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避免污染物外泄。
2.保障关键设备性能达标
通风柜作为重心设备,需确保面风速稳定在 0.5m/s±0.1m/s,柜门在 0-50cm 开启高度范围内均能有效捕获污染物。安装时需远离门窗、走道等气流干扰源,与墙面保持至少 30cm 间距以便维护。排风系统需单独设置风道,禁止与办公区或其他实验室共用,且排风口需高于屋顶 2 米以上,与送风口、人员活动区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3 米,防止排风二次污染。
3.强化空气过滤与净化流程
送风系统需经过 “初效 + 中效 + 高效” 三级过滤,其中高效过滤器(HEPA)效率不低于 99.97%(针对 0.3μm 颗粒),且安装在送风口末端;排风系统在排风机前加装 HEPA,确保污染物经过滤后排放。过滤器需具备完整性检测接口,安装后通过扫描测试确认无泄漏,后续每 6 个月检测一次,达到使用寿命后由专业人员按危险废物规范更换。
具体流程如下:
.送风过滤流程:外界空气首先进入初效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毛发等杂质,过滤效率一般在 80%-90%(针对 5μm 以上颗粒);经过初效过滤的空气进入中效过滤器,进一步过滤 1-5μm 的颗粒,过滤效率约为 60%-90%;后面,空气进入高效过滤器(HEPA),深度过滤 0.3μm 及以上的微小颗粒、细菌、病毒等,确保送入实验室的空气洁净度符合要求。
.排风过滤流程:实验室内部的污染空气先被收集到排风管道,然后进入安装在排风机前的高效过滤器(HEPA),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防止有害颗粒和微生物排入大气造成污染;过滤后的空气再通过排风机排出室外。
4.实现智能监控与应急控制
系统需配备变频控制系统,根据通风柜开启数量、室内压差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降低能耗。此外,需安装紧急停机按钮、声光报警装置,当压差异常、过滤器失效或风机故障时,立即发出警报并联动切断实验设备电源。通风系统还应与消防系统联动,火灾时自动关闭送排风,防止火势蔓延。
5.合规性验收与持续维护
改造完成后,需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进行验收,测试项目包括风量平衡、压差梯度、风速均匀性、过滤器效率等,全部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日常维护中,需建立风机运行记录(每小时记录风压、电流)、过滤器更换台账,每季度清洁风道,每年进行全面性能校验,确保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