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痛点:自动驾驶的“***一厘米”难题
在L3级自动驾驶即将大规模量产的临界点,车企面临一个看似矛盾的技术挑战:如何在复杂道路场景中,将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10厘米以内,同时将测试验证成本降低50%以上? 据统计,2024年国内因定位漂移引发的智能驾驶系统误触发事件超1200起,其中70%集中在隧道、城市峡谷等信号遮挡场景。传统实车路测模式不仅周期长、成本高(单车测试费用超200万元),更难以复现暴雨、电磁干扰等极端工况。
行业共识:高精度定位必须通过“实验室预验证+开放道路实测”双轮驱动,而GNSS模拟器正是**这一难题的**工具。
二、RGS-2000:以“毫米级信号重构”赋能智驾精度跃迁
作为璟晨实业第三代旗舰产品,RGS-2000卫星信号模拟器凭借三大技术突破,成为蔚来、理想等20余家车企的指定测试设备:
全频段覆盖与动态场景建模
支持GPS L1/L2/L5、北斗B1/B2/B3、GLONASS、Galileo等全频段信号模拟,并***兼容中国移动、千寻位置等北斗地基增强信号协议。
内置600+预设场景库,涵盖重庆8D立交、港珠澳大桥穿隧群、上海陆家嘴城市峡谷等典型复杂路网,用户可通过高精地图数据一键生成三维动态轨迹(精度达0.01米)。
多传感器同步激励
**“GNSS+IMU+激光雷达”同步测试模式,通过硬件时间戳对齐(误差<1ms),精细模拟卫星信号丢失时惯性导航系统的补偿效果。某车企实测数据显示,RGS-2000可将隧道场景下的航位推算误差从1.5米压缩至0.3米。
支持接入车载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原始数据,实现多源感知融合算法的闭环验证。
抗干扰与极端压力测试
搭载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可模拟5G基站、高压电线等强电磁干扰环境,信号失真度低于0.5dB。
在暴雨、沙尘等恶劣天气模式下,通过多路径效应建模与电离层延迟修正,定位稳定性提升80%。
三、实测效能:从“月”到“小时”的验证效率**
案例1:某新势力车企城市NOA升级项目
挑战:立交桥匝道定位跳变导致频繁退出自动驾驶,实车路测需累计10万公里,耗时6个月。
RGS-2000方案:在实验室复现全国30座典型立交桥场景,模拟卫星信号瞬间遮蔽与多频段干扰叠加,72小时内完成算法迭代。
成果:横向定位误差从±25厘米降至±8厘米,路测周期缩短至45天。
案例2:港口无人集卡高精度定位验证
挑战:港口区域卫星信号受集装箱堆叠遮挡,动态定位误差超50厘米。
RGS-2000方案:模拟多路径反射信号与载波相位噪声,结合激光SLAM数据生成混合定位激励信号。
成果:实现7×24小时连续测试,定位精度稳定在5厘米以内,项目交付周期缩短60%。
四、成本优势:国产化替代的“硬核突围”
与国际品牌相比,RGS-2000在性能指标持平的前提下,价格*为同类产品的40%。其核心竞争力源于:
硬件自主化:采用国产FPGA芯片与射频模块,通道成本降低70%。
场景本土化:深度适配中国道路特征与北斗系统,减少车企二次开发投入。
量产加速方案:单台设备支持64通道并行输出,可同时测试16台车载终端,产线端到端检测效率提升300%。
五、行业赋能:构建自动驾驶测试生态
璟晨实业正联合中汽研、国家通信导航质检中心等机构,推动RGS-2000成为行业标准测试平台。2024年,其参与的《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实验室测试方法》已通过国标立项,预计2025年正式发布。
客户证言:
“RGS-2000不仅解决了极端场景复现难题,更让我们在算法开发阶段就能预判量产风险。”
——某头部车企智驾事业部技术总监
结语:精度即安全,仿真即效率
从实验室到开放道路,RGS-2000正在重塑自动驾驶验证体系。璟晨实业以“***精度×***效率×***成本”的三重突破,不仅为车企筑起安全防线,更推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向高阶自动化全速迈进。随着L3/L4级智驾商业化落地进入***,这场由国产GNSS模拟器**的“精度**”,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智驾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