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网是一个复杂的电力传输系统,由多个关键设备和技术环节组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发电厂(电源端)
- 功能:将一次能源(煤炭、水力、风能、太阳能等)转化为电能。
- 输出电压:通常为 10~35kV(需升压后接入高压电网)。
---
2. 升压变电站(Step-up Substation)
- 关键设备:升压变压器(如 35kV→220kV 或 500kV)。
- 作用:将发电厂的低电压升高至高压或超高压(如 110kV/220kV/500kV),以减少远距离输电损耗。
---
3. 输电线路(Transmission Lines)
- 架空线路(Overhead Lines)(90%以上采用):
- 导线:多股铝绞线(如 钢芯铝绞线 ACSR),减少电阻和重量。
- 绝缘子:陶瓷/玻璃/复合绝缘子,防止电流泄漏。
- 铁塔/电杆:支撑导线,保持安全对地距离(如 500kV 线路塔高约 50~100m)。
- 避雷线(地线):架设在导线顶部,防雷击。
- 地下电缆(Underground Cables)(城市或特殊区域使用):
- 绝缘材料:XLPE(交联聚乙烯)或充油电缆,耐高压。
---
4. 变电站(Substation)
- 功能:电压变换、电能分配、系统保护。
- 主要类型:
- 枢纽变电站(500kV/220kV):连接多条输电干线。
- 降压变电站(220kV→110kV→10kV):逐级降低电压供用户使用。
- 关键设备:
- 变压器(主变、联络变)。
- 断路器(CB):故障时快速切断电流(如 SF6 断路器)。
- 隔离开关:检修时隔离电路。
- 互感器(CT/PT):测量电流/电压,供保护系统使用。
- 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组/SVG):稳定电压。
5. 配电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
- 电压等级:通常 10kV/35kV(工业)或 0.4kV(380V/220V)(民用)。
- 设备:配电变压器、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
---
6. 控制系统与保护装置
- SCADA系统:监控电网运行状态(电压、电流、功率等)。
- 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短路/过载并触发断路器跳闸。
- 自动化设备:如 智能重合闸、故障定位系统。
---
7. 接地系统(Grounding)
- 作用: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设备过电压。
- 方式:中性点接地(直接/经消弧线圈/经电阻接地)。
---
8. 辅助设施
- 通信系统(光纤/电力载波):传输监控数据。
- 防雷与防冰装置:如避雷器、导线融冰设备。
---
高压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
1. 发电厂(电源)
2. 升压变电站(提高电压)
3. 输电线路(架空/电缆)
4. 变电站(电压变换与分配)
5. 配电网络(终端供电)
6. 控制与保护系统(确保安全稳定)
这些组件协同工作,实现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的高效、可靠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