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创新构建的DPS-9000型配电物联网监测系统,在松北新区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153个居民小区、4280个低压配电柜,形成国内较早城市级配电设备温度智能监测网络。
系统设置三级预警机制:当温度超过额定值10%(Ⅰ级预警)、20%(Ⅱ级预警)或30%(Ⅲ级预警)时,自动触发差异化处置流程。运维人员可通过PDA终端查看实时温度云图(分辨率0.5℃/像素),并接收带有GPS坐标的预警工单。2023年冬季运行数据显示,基层班组日均巡检里程由152km降至28km,异常发现时效从传统模式的6-8小时缩短至5分钟内。
在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通过能源自洽与智能运维双轮驱动,实现降本增效的明显突破。经测算显示,系统部署后年节约人工巡检、电池更换及故障抢修等运维成本约420万元,其中冶金行业单台高炉年维护费用降低37%,化工企业管道巡检频次减少80%。更为突出的是,该项目成功避免因过热引发的设备熔损、生产中断等事故,年均减少经济损失超1200万元。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该项目2024年将深化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计划在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城市群扩展部署至上千个台区,通过“智能测温终端+边缘计算网关+数字孪生平台"三级架构,构建覆盖变电站、环网柜及配电线路设备健康圈。该系统可实时追踪电缆接头、开关触头等上百类关键部位温升特征,预期降低配网线损率,缩短故障定位时间。
这种预测式维护模式已入选国家能源局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其构建的“热力学画像-寿命预测-风险贴现”决策链条,为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样板,助力“双碳”目标下电网可靠性提升与运维成本优化。